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生活逐步富裕的張國祥就開始傾其所有扶貧濟困助學。
在資助五保戶及困難家庭上,先后有800多人得到他40多萬元的幫扶。每年臘月廿五,他都會為中岳村和鳳儀書院慈善會送去6000元現金,轉交給度尾、大濟等地的50多戶特困戶。30年來,每年都給度尾鎮中岳村殘疾人阿樹資助上千元。2008年底,張國祥老人在讀報中獲悉患腦癌男孩小清彬因家貧無錢醫治,其父母每天伙食只有1元,便委托萬鑫公司駐榕辦事處業務員前往看望小清彬,并代送去500元。
他還竭盡所能,幫扶面臨困境的品學兼優學子。從2007年起,他將每年結對幫助的窮學生,從原先的50人增至60人,每人給予300元、500元、800元不等的資助,累計已結對捐獻40多萬元,讓這些獲助貧困生得以繼續學業。湖南湘潭的貧困生廖湘萍,他每年匯去1800元,現已畢業走上社會;秀嶼區的林珊珊因病輟學,他匯去2300元……老人真誠地說:“我的捐款跟慈善富豪比,并不起眼,但也許就能改變那些急需幫助的人的命運。只要我活著,我就要盡最大的能力幫助別人!”
張國祥老人傾情助學的義舉,讓許多受助者銘記在心。他們時不時寫信向老人表達感恩之情,匯報成績,祝他健康。這不,在他不足5平方米的簡陋宿舍里,老舊桌子上碼滿了莆田學院黃松偉、城西小學陳輝等貧困學子的來信。已受助5年、現在仙游一中讀高一的方君平,不久前在給老人的信中寫道:“張爺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您,讓我有幸重新回到校園,點燃了我們全家的希望之火。我這寸草之心,唯有以優異的成績才能報答您的三春暉!”總是身著深藍色的廠服和拖鞋的張國祥老人,每每捧讀這些蘊涵感恩之意的字句,總是激奮不已。他說:“作為一名老黨員,我有義務幫助那些貧困孩子。孩子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能為貧困生圓夢出點力,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在張國祥老人的感召下,萬鑫公司設立了“萬鑫獎學金”,除了每年“七一”捐款8萬多元結對助學102人外,還向考上大學的56名員工子女發放獎學金17萬余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17思明:城市義工輪渡服務游客 身穿紅色馬甲行善事
- 2012-08-31用行善讓世界記得“我來過”
- 2012-08-23省直工委肯定省標準化院林京行善義舉
- 2012-08-15地鐵“VIP專座”失德 行善獻愛 身教勝于言傳
- 2012-08-15行善獻愛 身教勝于言傳
- 2012-07-09神秘女子低調行善演繹了慈善至高境界
- 2012-06-21工作與行善不是魚與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