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講堂實現了內容和形式的“雙創新”。道德依賴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內心信念的力量,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引導和規范人的思想行為,調節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以及個人與自然的關系。內容創新方面,道德講堂充分考慮到道德狀況的層次性和差異性,按照不同類型人群的不同情況進行內容設置。道德講堂圍繞“四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內容,突出“五類”(誠實守信、孝老愛親、敬業奉獻、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先進典型,有請宣講員、先進典型上講堂講事跡的;有請普通民眾上講堂講道德故事、道德感悟的;也有開展富有特色的節慶道德教育活動,將傳統節日融入思想道德建設,強化傳統節日的道德滲透的;還有突出道德文化建設,結合道德經典誦讀,引人崇德向善的。這樣的內容設置,充分體現了分類指導、分層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豐富深化了思想道德建設的內涵,使道德教育更加富有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形式創新方面,道德講堂以民主討論、平等交流、耐心疏導的方法,用寓教于樂、春風化雨、循循善誘的方式,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真諦,把道德建設融入到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把道德觀念、道德規范、道德情操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為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了有效的載體和平臺。
二、各類型道德講堂建設成效顯著、效果喜人。社區道德講堂以引領社區居民道德提升為主線,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和形式,吸納道德模范、勞動模范、社區好人等走上講堂,講自己、講他人、講身邊的道德故事,在社區群眾中廣受好評。通過倡導孝親愛親、文明禮貌、移風易俗等教育活動,促進了團結互助、扶貧濟困、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使廣大社區居民成為“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學校道德講堂結合經典誦讀活動,在未成年人中開展“誦讀道德經典,繼承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結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的持續深化,組織“美德少年”、“陽光少年”等身邊典型講述美德故事,將道德講堂辦到校園、班級。還創造性地為每個新生開辦道德“存折”,鼓勵學生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養成好習慣、好行為,培養孩子們的文明禮貌意識。機關道德講堂與深化“三服務”活動相結合,廣大機關干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意識得到明顯增強,工作作風和效率進一步改善,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企業道德講堂以提倡誠信經營、塑造職業道德為主線,廣泛開展資助貧困學子等道德實踐活動,社會反響良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28緣何產生“道德講堂”這朵奇葩
- 2012-09-28莆仙小戲演活道德模范
- 2012-09-28薌城區積極開展農村思想道德建設
- 2012-09-27思明啟動"放心餐飲"道德講堂 把好食品安全關
- 2012-09-27"道德講堂"故事上銀幕 "鑰匙阿姨"呵護"中國好人"正能量
- 2012-09-26思明啟動"放心餐飲"道德講堂 把好食品安全關
- 2012-09-25榕倉山小學道德講堂再次開講:用樸實話語感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