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的書報刊、音像出版物到農村,我們世世代代都沒有見過,是共產黨給我們送來了改變命運的知識庫,學習致富的黃金屋。”當第一輛滿載著書刊和音像制品的車開進村里的時候,一位村民感嘆。
短短五年多的時間,農家書屋工程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從最初試點到今年8月提前三年完成建設任務。這個堪稱浩大的工程,凝聚了新聞出版總署、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各級管理部門和全行業的艱苦付出,也凝聚了中組部、中宣部、財政部、農業部、共青團中央等部門的參與支持,凝聚了全社會的關心。
累計投入資金180多億元,建成600449家農家書屋,配備圖書9.4億冊、報刊5.4億份、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1.2億張、影視放映設備和閱讀設施60多萬套,全面覆蓋了全國具備條件的行政村。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全國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總結大會上表示,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都在農村。文化是我國城鄉發展差距大的一個主要因素。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黨中央決定在農村實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農家書屋就是其中之一。實踐證明,農家書屋是農村最有效的文化陣地,給農民帶來了知識的力量,大大改善了農民看書學習的條件。
據了解,為了保證已經建成的農家書屋長期發揮作用,中央財政已經安排每個書屋每年2000元的補充資金。此外,探索建立數字農家書屋,解決報刊和音像問題,拓展書屋服務功能將成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數字農家書屋已經寫進了新聞出版“十二五”發展規劃。數字農家書屋在信息遠程傳輸方面的優勢,將為偏遠農村報刊投遞、更新問題等提供解決方案。
農家書屋工程建設是我國農民文化生活當中的一件大事,根本改變了農村缺書少報無音像制品的局面,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充分體現了“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是一個不離村的圖書館。農家書屋工程的完成亦是一個開始,它將長久地發揮文化惠民功能,為中國廣袤的農村地區點起一盞不熄的文化明燈。(記者 李苑)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28緣何產生“道德講堂”這朵奇葩
- 2012-09-27思明啟動"放心餐飲"道德講堂 把好食品安全關
- 2012-09-27"道德講堂"故事上銀幕 "鑰匙阿姨"呵護"中國好人"正能量
- 2012-09-26思明啟動"放心餐飲"道德講堂 把好食品安全關
- 2012-09-25榕倉山小學道德講堂再次開講:用樸實話語感動人
- 2012-09-24永安市三舉措推進“道德講堂”建設
- 2012-09-21從道德講堂到微電影:"鑰匙阿姨"為什么那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