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的社會責任:重塑現代社會的鄰里親情
鄰居,是伴隨人類社會形成的一種客觀存在。鄰里關系的好壞關系到社會的安定程度,體現著社會的文明水平,因此,我國歷來特別注重鄰里關系。《春秋左傳》有言:“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而“孟母三遷,擇鄰而居”、“百萬買宅,千萬買鄰”、“遠親不如近鄰”,更是中華民族重視鄰里關系的真實寫照。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地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顯得越來越遠。新型住宅小區打破了原有的同一單位職工住在同一區域的模式,快速的生活節奏割裂了原有的鄰里關系。一扇門、一幢樓,就像一道道鴻溝,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比鄰而居的人們交流情感,給居住者帶來孤獨感和不安全感,甚至產生自閉、抑郁等心理疾病。人民越來越對“自掃門前雪”、“老死不相往來”的現狀感到不滿,構建適應現代社會的新型鄰里關系已成為廣大市民的強烈渴望。
以熱情的付出,塑造互任的基石。現代社會是一個流動的社會,鄰里之間也較為陌生,因此,彼此的猜疑防范心理很重,這種猜疑防范心理又反過來影響了人們交往的愿望和熱情。有道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內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濟”、“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一分付出,一分積累;十分耕耘,才會獲得金秋的碩果。
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只有以真誠、熱情的態度親鄰善里,才會形成人與人之間溫馨和諧的關系。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句鼓勵、一個熱情舉動,就可能換來鄰里親情新的開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8-31構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約束機制
- 2012-08-08不打擾善良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 2012-05-17“承擔社會責任說”解釋不了“魏橋電價”
- 2012-04-18贍養老人是整個社會責任 監管者良心道德更重要
- 2012-02-16省級文明單位龍巖農行勇擔社會責任
- 2012-02-03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 2011-12-15房貸政策松綁是銀行社會責任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