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有情皆長養(yǎng),乾坤無地不包容”,包容也是一種美德,它使人格得到升華,心靈得到凈化、精神變得富有、生活過的充實!包容讓人豁達,不拘小節(jié);包容讓人向善,樂于助人;包容讓人平靜,少些戾氣。在社會轉型的今天,因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易,家庭的瑣事等,難免心生煩躁、容易上火。但煩躁、憤怒是個人的“私事”,決不是遷怒他人的理由。發(fā)火易怒容易失控,失控其實是不自信的表現。因為不自信,所以易沖動、被戾氣所操控,可能用最不理智、最不文明、最愚蠢的“用拳頭說話”的方式,勾勒出自己野蠻、無知、低俗的可悲形象。
人們只有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才不會變成冷漠的“甲乙丙丁”,在他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溫暖之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小悅悅的悲劇再次上演,老人倒地無人施救、小伙兒被打無人問津的冷漠之事反復出現。讓冷漠圍觀、道德只在嘴上的陋習與每個人“絕緣”。或許一百個吶喊唏噓,不如自覺真實的一個行動。讓座的小事是種美德、尊老愛幼是種美德,樂于助人是種美德,善的內心能激發(fā)出各種美的行為,美德無處不在,就看如何發(fā)現、踐行和擁有。
美德的疊加形成了高尚的道德,高尚的道德是各種美德的匯聚,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道德是一種行為規(guī)范、一種文化價值、更是一種理性的精神。不可否認,現在社會上確實存在一些不道德的事,關于見死不救、麻木不仁、見利忘義的事時有發(fā)生,但這抹殺不了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就是多美德、高道德國度的實事。近期,一大批平凡的“最美草根英雄”的出現,構成了令人感動敬仰的“愛心譜系”,筑起了“道德高地”。“最美媽媽”吳菊萍勇救高空下墜女童導致手臂骨折;“最美女孩”刁娜車流中救助傷者失去腿的義舉;“最美司機”吳斌在生命最后一刻強忍劇痛安全停車、乘客無一傷亡;彭秀英這位“最美黨員老奶奶”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用生命唱響新時期共產黨員正氣之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8-28韓非之道德觀
- 2012-08-28馬尾道德講堂船政味濃
- 2012-08-28石獅市委辦開辦“孝老愛親”道德講堂
- 2012-08-28泉州市公安局“道德講堂”工作獲肯定
- 2012-08-27寧德市質監(jiān)局舉辦“食品安全”專題道德講堂
- 2012-08-27現實版“搜索”,是道德譴責失敗典型
- 2012-08-27省直工委機關舉辦首屆道德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