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搜索”,是道德譴責失敗典型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27 17:57?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K192公交車上,一對夫妻站在一個有座位(照顧專座)的小伙子旁邊,妻子抱著孩子,小伙看了幾眼,車廂廣播斷斷續續響起4次“請給有需要的乘客讓個座,謝謝!”小伙沒反應,突然,丈夫大罵:“看什么看。”連扇了小伙5個耳光,小伙被打得鼻血橫流,鏡框也被打飛,斷成幾截。兩站路后,這對夫妻就下車了。小伙靦腆地說“沒事”,被打后一聲不吭,呆坐在位子上,鼻血不住地流。(2012/8/24《青年時報》)
這場“現場版搜索”著實讓人揪心,只讓人頭腦發懵!
或許按照常識可以這樣認為:“法律靠的是強制執行,而道德只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只能靠思想意識的譴責。用道德譴責現實版的“搜索”,無異于再度上演虛擬的搜索畫面,這樣的場面小伙“變身”為“葉藍秋”似乎已是必然。然不同的是,這部“搜索”里面穿插了一男子的角色,還是一生猛男人,加上他那五耳光的“連擊”,劇情就已改變。如果非要用確確的數據來形容,我只能說小伙夸出了“五十步”觸動了道德的邊界。而男子打人卻走過了“一百步”,踏破了法律的“紅線”。原本簡單的道德問題,成了道德與法律的角逐,“五十步”與“百步”之間的爭論!
男子對小伙的“五連拍”,不是在道德層面“越位”,而是在“道德的球場”被罰下了。換句話說,如果大家一致譴責(有無用和有用之分)小伙不讓位,男子也未使出“五連拍”,或許“搜索”的畫面就“原裝”上演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而是男子越出道德的譴責邊界,觸犯了法律的紅線。這就讓人想到這是要小伙讓座,還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戴著野蠻的道德的紅帽強搶座位呢?小伙本該“坐著中箭”(輿論之箭),卻在男子的在沖動下“化險為夷”,男子也因處理道德問題觸動法律。此時大家不再全身心的關注小伙子是如何的不道德,而是想象今后自己會不會也“坐著中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8-27省直工委機關舉辦首屆道德講堂
- 2012-08-27舌尖上的文明 餐桌上的道德 重在以實踐取信于民
- 2012-08-27“真正的巨頭”需承擔起道德責任
- 2012-08-27掌摑不讓座者的道德與法律分析
- 2012-08-27“道德講堂”進企業
- 2012-08-27教育部門全面推進未成年人道德建設:做有德之人
- 2012-08-27福清“道德講堂”下月全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