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私力救濟是不夠的
http://www.caoliu14.com?2011-07-18 15:3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傅蔚岡的激情一捐,起因是張妙家人為了討個說法,證明農村人并不“難纏”,主動放棄了民事賠償。此前,發生在浙江嵊州的一起交通意外,受害者家人也主動放棄了民事賠償,甚至主動替肇事者求情,原因是肇事者的身份是農民工,活得也不容易。同樣是放棄索賠,前者是為求一個公正判決,后者卻意味著寬容和悲憫,以及感同身受的互相撫慰。
相比之下,前大運會體操冠軍張尚武的遭遇,則讓人唏噓。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在北京王府井地鐵站,有個賣藝行乞的年輕人疑似某位體育明星。消息隨后得到確證,這個身高1.51米、跟腱斷裂、時不時就遭城管驅趕的行乞者,確實就是張尚武。他原本想通過賣藝給患有腦血栓的爺爺治病,但每天三四十元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自己的生存。
從退役后當搓澡工的舉重冠軍鄒春蘭,到被迫賤賣獎牌的長跑冠軍艾冬梅,再到賣藝救母的跳水冠軍桑雪,再到今日只能在地鐵站做“托馬斯回旋”的張尚武,在這個成績傲人的獎牌大國,還有很多不幸成為基座的貧困潦倒的前運動員。可以肯定的是,還有更多籍籍無名的運動員,帶著滿身的傷病黯然退場,艱難度日。他們將全部的青春獻給了某一枯燥的項目,但多數人注定無法名利雙收,除了專業身無長技,他們只能自求多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1-19廈門今年試水農民工政府救濟金應對大規模欠薪情況
- 2010-06-20最高檢稱70%舉報者遭打擊報復 多數難獲救濟
- 2008-01-21宋朝的住房救濟
- 2008-01-21新羅從早安排困難群眾救濟幫扶工作
- 2008-01-21殘疾人事業正由消極的救濟模式轉向權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