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于漪:81歲高齡仍奔波于學校和教室之間
http://www.caoliu14.com?2010-09-09 09:14? ?來源:新華社
我來說兩句
新華社上海9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趙小娜 仇逸)她懷揣著教育報國的赤誠之心,在基礎教育的最前沿不輟耕耘59年。她堅持真心教學,真愛育人,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影響了千千萬萬的學生和老師。她81歲高齡仍奔波于各個學校和教室之間,用生命詮釋著“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無私與堅持。
她就是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于漪,2010年教師節前夕,記者采訪了這位教育界的“不老傳說”。
走進于漪老師家的客廳,第一眼就能看見擺在陽臺口的一張備課桌,上面擺放了幾本書,最上面攤開的是兩摞厚厚的打印文稿,用紅筆做出的標記點綴其中。“上海正在進行二期課程改革,我擔任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語文教材審定專家。這是最新的一輪修改稿。”于漪老師說。12個年級的語文教材和教參,幾輪的修改稿,豈不是要有幾百本?而這只是這位耄耋老人每天工作的一部分。作為上海市“名教師培養基地”帶教骨干教師,她每周都要去到各個學校聽課、評課。另外,她主持的“語文學科德育實訓基地”每年要培養幾十名有潛力的優秀青年教師,每一個都是她手把手往外帶。如此大的工作量,大家都非常擔心她的身體狀況,于漪老師輕松地說:“能多做一些就是好的。看到教育事業后繼有人,我高興!”
多年前,于漪老師在全國首創了對青年教師的“帶教”方法,就是組成三級培養網絡——師傅、教研組、組長,有效地促進了青年教師隊伍的成長。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于漪老師共“帶教”100多名全國各地的青年教師,其中很多成為所在學校和地區的教學骨干,涌現出了一批像程紅兵、陳軍、王靜波、王纓、譚軼斌、朱震國等知名的教學能手,她被青年教師譽為“活的教育學”。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9-09理解和尊重"是教師節最好的禮物
- 2010-09-07東山縣將開展形式多樣活動慶祝教師節
- 2010-09-07又臨教師節,今年過節收不收禮?
- 2010-09-06明溪縣隆重舉行慶祝第2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
- 2010-09-06教師節送禮難煞家長 “潛規則”讓人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