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給孩子的老師送禮物?”面對即將到來的9月10日教師節(jié),這是許多家長糾結困惑的問題。他們的糾結集中在:教師很辛苦,什么樣的禮物能夠表達心意?別的家長送,而自己不送,老師會不會對孩子有看法?對于家長送來的禮物,老師們也有自己的苦惱。真希望教師節(jié)不要演變成為老師和家長們的“教師結”。
家長:潛規(guī)則之下身不由己
教師節(jié),是一個純潔的節(jié)日,然而在鮮花與音樂中,也有一些不和諧音。不知曾幾何時,這個本意為提倡社會尊師重教的節(jié)日,不經(jīng)意間讓家長們陷入了兩難處境:給老師送禮,覺得違背自己的原則;不送又怕老師對孩子有看法。
糾結一:送不送?
最近幾天,周杏(化名)操心的不是兒子的學習,而是在即將到來的教師節(jié),該不該給孩子的老師送點禮物。雖然丈夫認為沒有必要,但是她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因為同事的一句話把她“點醒”了。
“別人都送你不送,就不怕老師對你兒子有看法?”在一次與同事閑聊中,周杏原本還信誓旦旦地說“堅決不受社會風氣的污染”,結果同事的一句話就把她的“誓言”給攻破了。雖然孩子很乖,但老師給他的表現(xiàn)機會卻不如其他同學多。例如,上課發(fā)言時,兒子舉手卻很少能被老師“叫中”。上學校舞臺發(fā)言,孩子更是從未有過。
“好的孩子不用送禮,老師也喜歡,不好的,送了也沒用。”在南寧某小學做老師的朋友開導周杏說,她女兒上幼兒園時,她從來沒有給老師送過禮,但是每天早上或是下午去接女兒時,她都會和老師聊一會。她認為只要老師對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就行了,搞特殊化對孩子也不好。
然而,發(fā)生在身邊一些微妙的事情,卻讓周杏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周杏一朋友的小孩個頭比較矮小,可是在班里卻坐在最后一排。有次上課時,看到瘦小的孩子伸長脖子,瞇著眼睛看黑板,朋友幾乎心都碎了,朋友想著請老師為孩子調(diào)個座位。機會隨著老師的家訪而到來了,朋友一口氣給3名家訪的老師,每人送了一份價值500多元的禮物。過了幾天,朋友小孩的座位,很快就從最后一排調(diào)到了第二排。
周杏這才意識到,家長送禮的行為,真能給老師態(tài)度帶來影響。她說:“并不是想讓老師多照顧孩子,而是希望老師對待孩子能夠平等。”
周杏的想法,在《中國青年報》近期的一項調(diào)查中,得到了更多人的印證。對于“現(xiàn)在很多家長給老師送禮的原因”,調(diào)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想讓老師多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65.0%的人選擇此項;“送禮成風,擔心孩子受委屈”排在第二,有57.7%的人選擇;17.7%的人表示是“對老師工作表示充分肯定”;還有8.9%的人選擇“不送禮不足以表達謝意”。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9-06教師節(jié)將至學生送禮比創(chuàng)意:電子教鞭、優(yōu)秀證書等
- 2010-09-01教師節(jié)送禮是弱者之間的自娛
- 2010-05-24(身邊的感動)80歲離休教師節(jié)儉度日資助學生2萬余
- 2010-03-18“教師節(jié)”變“教育節(jié)”并非畫龍點睛
- 2009-10-14網(wǎng)友熱議:總理教師節(jié)講話擊中教育“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