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就“教師節送禮問題”隨機調查了100名中小學生家長和100名中小學教師。調查顯示,100名家長中有60%的人表示曾給老師送過禮;30%的家長表示自己不送禮,但孩子會制作手工禮品送老師;家長和孩子均不送禮的僅占10%!“送禮的‘重災區’在名校!”南京教科所劉永和所長指出,現在一些家長給老師送禮的分量越來越重、金錢意識也越來越明顯。說到底,“功利心”越來越重。(9月6日《揚子晚報》)
的確,就像南京教科所劉永和所長指出的那樣,現在一些家長給老師送禮的分量越來越重、金錢意識也越來越明顯。“功利心”越來越重。可家長的“功利心”并不是憑空長出來的。
要是老師都只愛心意不愛禮倒好,只可惜這樣的老師不多。別看現在家長給老師送禮的情況很普遍,但有幾個是發自內心想要對老師表示感謝的呢?不少家長都是迫于無奈。大家都送,唯獨自己不送,顯得“不懂規矩”。丟面子倒還是次要的,要是老師因為你沒送禮,就慢待了孩子,那多不劃算。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和孩子相比,錢算什么?
于是,為了孩子,家長越來越大手筆,送掛歷、西洋參早就過時了,送購物卡或高級化妝品都顯得太俗氣。家長“攀比”,一些老師被越來越高檔的禮物“慣”得愿望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好滿足。如此這般,慢慢陷入惡性循環。
盡管有不少老師表示自己也不愿意收禮,只是實在架不住家長太熱情,但相信老師如果能夠堅持原則,并耐心地向家長解釋清楚自己對孩子一視同仁的態度,家長們絕不會怪罪老師“不解風情”。比如,3600多名廣東四會學校的老師在教師節前收到一封《公開信》禮物,簽名向社會承諾“重廉拒禮,我能做到”,表示“理解、支持、配合就是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對此,家長們格外支持。(9月6日中新網)因此,在筆者看來,要想解決讓家長年年頭疼的給老師送禮的關鍵,恐怕還在老師身上。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9-06明溪縣隆重舉行慶祝第2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
- 2010-09-06教師節送禮難煞家長 “潛規則”讓人身不由己
- 2010-09-06教師節將至學生送禮比創意:電子教鞭、優秀證書等
- 2010-09-01教師節送禮是弱者之間的自娛
- 2010-05-24(身邊的感動)80歲離休教師節儉度日資助學生2萬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