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向世博會游客介紹常州梳篦
2010年的端午節適逢上海世博會江蘇活動周,常州的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常州梳篦”、“留青竹刻”、“金壇刻紙”等成為活動周的亮點。
這些進入世博園的優秀“非遺”項目,都是以展示民風、民俗為主,也都是由常州民間的項目傳承人在世博會現場進行展示。常州梳篦藝術家金松群、金壇刻紙大師孫榮才、留青竹刻大師邵風豐和來自常州的工作人員在世博園江蘇館內,或作介紹、或作演示,吸引了許多游客駐足,“哇,這是梳子嗎,做得好精致啊?!?路過常州梳篦展位的游客,總會發出這樣的驚嘆。
常州梳篦藝術家金松群現在擔任常州梳篦廠董事長,對于到世博會展示常州梳篦制作,他已期待許久。他說:“等這一天等了很久?!边@次他帶了16套多次獲獎的精品過來展示,端午節這天,他早晨6點不到就起床準備了,就是想讓全世界的人都能來看一看我們常州的獨特手工藝。
從6月13日到17日,端午前后的五天時間里,每天從早晨9點到晚上10點30分,金松群和同事們要做的就是在梳子上烙畫、描花。
“累是肯定的,但心里挺激動的,大家都很喜歡我們的梳篦?,帶了一些過來出售,一上午就賣出了幾十把?!币晃粊碜孕陆内w先生就買了3、4把金陵十二釵系列的要送給妻子。還有位陜西來的姑娘,一定要讓金松群在她剛買的梳子上當場再畫只蝴蝶。
在常州另一個非遺項目——留青竹刻的展位上,一樣的人流涌動。來自常州工藝美術研究所的邵風豐不急不忙地在帶去的竹子上雕刻著。
“干這種工藝活一定要靜心,因為完成一個作品往往需要一兩個月時間,不定心是做不好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包括一些獲獎作品,此次邵風豐帶了不少東西過來展示,“之前在澳門就做過一次現場展示,有了經驗,這次感覺輕松很多,力爭把這門手藝的精髓部分都表現出來吧。”
對于金松群、邵風豐等常州的藝術家來說,這一個端午節過得意義非凡。(沈玉俊 張煒東)
![]() |
責任編輯:陳楠 |
- 2010-06-13首博物館展出非遺數字化成果
- 2010-06-13從端午節“打包”申遺看非遺保護喜憂
- 2010-06-13曹操墓又添新證 警惕“非遺”申報走上功利路
- 2010-06-13警惕“非遺”申報走上功利路
- 2010-06-13“非遺”開出美麗花朵 福建山里娃走進藝術殿堂
- 2010-06-13“南澳一號始發港應是漳州月港” “非遺”技藝
- 2010-06-13“非遺”傳承人現場演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