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開出美麗花朵 福建山里娃走進藝術殿堂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13 11:28?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寶馬玉花驄,游人談笑中。水村與山郭,遙展酒旗風。”這是福州東門外鱔溪小學學生演唱的閩劇《盤光》選段。孩子們輕盈地走著臺步,和拍而歌,舉手投足間頗有戲臺小明星的模樣。今天是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產日”,此刻的福州三坊七巷成了山里娃的大舞臺。
正在這里舉行的福建藝術扶貧工程“非遺進課堂”成果展演 ,一百位山區學校的孩子展示著各自的“非遺”絕活,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的眼球。莆田黃石鎮惠洋村小學生表演的惠洋十音民樂《八閩點將》,奔放中透著南方絲竹的文雅,結合韻味悠遠的配唱,為這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區”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氣氛;福州閩侯縣馬坑小學孩子們表演的民間舞蹈《采茶燈》邊舞邊唱,拿大蒲扇的茶公、梳銀寶頭的茶婆和系花圍裙的采茶姑惟妙惟肖、憨態可掬。來自福建各地11所山區小學的孩子們首次走進省會大舞臺,把自己近年來通過“藝術扶貧工程”學到的本領盡情揮灑,令人不禁眼前一亮、心頭一熱。
據了解,2004年以來,福建省各地藝術館、文化館以“關注農村、關注貧困、關注教育”的社會視角,組織實施“福建藝術扶貧工程”。截至目前,福建各級文化館掛鉤藝術扶貧教學點213所學校,面授學生20多萬人次。這一工程成為全省文化館系統開展規模最大、范圍最廣、時間最長、影響深遠的公益性文化活動,開創了文化館專業人員常年堅持為貧困地區學校開展文化教育服務的新途徑。
“福建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保護和弘揚的擔子很重,也特別需要得到下一代的傳承。正是由于這樣,‘非遺進課堂’就成了我們‘藝術扶貧工程’的最重要的一項內容。”福建藝術館館長吳志躍這樣對記者說。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6-13“南澳一號始發港應是漳州月港” “非遺”技藝
- 2010-06-13“非遺”傳承人現場演技藝
- 2010-06-13“文化遺產日”:感受非遺魅力 “非遺”開出美麗花朵
- 2010-06-13“非遺”開出美麗花朵 福建山里娃走進藝術殿堂
- 2010-06-13“文化遺產日”:逛展館聽童謠感受學生演繹非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