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青春融入長空:追記人民空軍英雄馮思廣烈士
http://www.caoliu14.com?2010-05-23 09:13?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飛機在草坪上四分五裂,機尾被甩到了機頭前,最大的一塊殘骸距墜落點有74米,航油在不斷的爆炸中如血雨般飄灑開來,將草坪燒成一片火海。隨后趕來的8臺消防車用水和泡沫連噴40分鐘,大火才被撲滅。
230米外,城區的燈火燦爛依然。
28歲的馮思廣壯烈犧牲。
44毫米推桿,他做了最危險、最沉著、最英勇的抉擇
飛行手冊規定:高度2000米以下開車不成功,必須跳傘;
飛行手冊中還規定:棄機跳傘,要盡量避開城市和居民區。
兩條規定,如何抉擇,在中國空軍所有的飛行員心中打了無數個轉。尤其是對于駐濟南空軍航空兵某師的飛行員們——城市不斷擴張,機場以南的荒郊變成了鬧市,上級部門雖已批復了機場的遷建工程,而飛行員們考慮的,仍是搬遷之前的特情教育和特情研究。這次事故中的“低高度向南特情”,已經多次出現在新學員的航理課上。
“萬一出現險情,下面就是居民區,大家想一想,應該怎么辦?”面對一張張年輕的臉龐,教員提出了問題,卻沒有索要答案。
馮思廣用生命做出了回答。
“前后艙的駕駛桿是連動的,我向前推桿的同時,感到前艙也在推桿。”張德山說。
據空軍調查報告,空中停車是發動機內部一個傳動桿嚴重磨損導致的,這是個“免維護”也無法拆卸維護的部件,一旦壞損,飛機會在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停車。
這是一個連有著20年“駕齡”的張德山都從來未曾遇到過的險情。從停車到彈射,只有短短5秒。作為一名只有2年飛行經驗的年輕飛行員,面臨如此危急的時刻,第一種可能的反應是陷入慌亂,大腦一片空白;第二種反應,是在求生的欲望下立即棄機跳傘,甚至向后拉一桿,利用飛機的余速增大飛機仰角,從而增大跳傘的成功率。
然而,三級飛行員馮思廣在此時與一級飛行員張德山一起,做出了第三種最危險、最沉著、也是最英勇的抉擇。“十分可貴,十分難得。”張德山說著,豎起了拇指。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5-21新《三國》,從“英雄”走向“庸眾”
- 2010-05-19抗震救災英雄譜:風雨中,雪蓮花依然美麗
- 2010-05-18抗震救災英雄譜)公安特警隊:缺氧不缺精神和干勁
- 2010-05-18(抗震救災英雄譜)衛生院七姐妹:隆寶鎮上的"雪蓮花"
- 2010-05-17(抗震救災英雄譜)特寫:又見玉樹州州長王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