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薦走上教師路
中學畢業(yè)后,孫起孟升入東吳大學,側重于學哲學。當時“畢業(yè)即失業(yè)”是社會的痼疾頑癥。他學的專業(yè)更增加了就業(yè)的困難。畢業(yè)前夕,正在他到處求業(yè)之際,知道東吳大學一位教授不想再在她已經(jīng)應聘的蘇女師兼課,孫起孟也顧不得蘇女師開設的那些學科自己教得了教不了,就托這位教授舉薦自己先去代課,那時他還不到20歲。 1930年大學畢業(yè)后,孫起孟才正式受聘繼續(xù)在蘇女師執(zhí)教。
為了謀生,從沒有經(jīng)過師范專業(yè)培訓的孫起孟初登教壇,對教育事業(yè)還不可能有什么深刻的認識。但當他任教之后,就以前輩教師為楷模,全身心地投入到為中華振興培養(yǎng)人才的教育事業(yè)中。他回憶步入教師生涯的情況時說:“記得我到蘇女師最早教的學科如中國文化史、文字學、西洋文化史等,都是我在大學里從來沒有學過的。然而,我沒有知難而退(何況無路可退),把全部心思精力投入到備課中去,有時是沒日沒夜地苦讀原著,查考資料,雖說是‘現(xiàn)學現(xiàn)賣’,畢竟是盡我最大的可能備好課的。”
孫起孟說:“我在蘇州女子師范學校教的時間最長的是國文,我在大學里學的主科是哲學(美國的實用主義哲學)。我沒有學過教育科學,更談不到有什么教學經(jīng)驗。但是我有一顆熾熱的心,一顆把學生教好的心。我也曾尋思過,我當教師的條件可以說是很差,為什么得到學生們那么大的信任和支持呢?想來想去,我想出了一條,這就是:全心全意地撲在為學生服務的工作上。回想當時的心情,幾乎很少考慮這考慮那,想的全是學生需要什么,我便努力去做什么。 ”
朱光熙同志(北京師范大學離休干部)是孫起孟當年的學生。她在向我們介紹半個多世紀前接受孫老師教育的突出感受時說:“孫起孟是教書育人的好老師。在女師3年,孫老師在課上課下潛移默化地使我們懂得了做什么樣的人,怎么做人。他無論課上教學、課下輔導,都嚴謹不茍。講課干凈利落,既無說教也無廢話,提問恰當,學生只感到課時太短,從無厭倦之感。尤為難得的是我們的各種課余活動,孫老師總是積極參與,態(tài)度認真,既嚴肅又和藹,既是老師,又像兄長,半個世紀過去了,學生們仍念念不忘。”
![]() |
責任編輯: 金婷 |
- 2010-03-09高位均衡,中國義務教育新追求 教師流動應制度化
- 2010-03-08河北邱縣:教師給學生送“成長紅包”
- 2010-03-08福建中小學新任教師招考方案出臺 4月23日—5月6日報名
- 2010-03-04汗水澆灌滿園春--龍巖一中教師陳燕玲
- 2010-03-04民辦教師從教三十載 罹患惡性淋巴瘤暈倒于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