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12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已在省會完美落幕。連日來,這場匯聚了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雜技藝術家的盛會,為廣大觀眾奉上一場場高水準的文化盛宴,更成為我們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雜技賽場亦是文明考場,我們的觀眾文明水準如何呢?回想起筆者在雜技節期間的一些見聞感受,值得思考和尋味的很多。
觀演遲到等雖屬小事,卻折射市民文明素養
11月4日晚,筆者來到雜技節的馬戲大篷。雖然天氣比較冷,但是觀眾沒有因此而“吝嗇”自己的熱情,他們用掌聲調動了每個演員表演的激情。然而沒過多久,映入筆者眼簾的幾個場景讓本很愉悅的觀演平添了幾分掃興。
“為什么不早點兒來,這樣晃來晃去地多影響別人。”省水利廳的馬先生無奈地說。節目已開始,但還是有不少人剛剛入場。而除了遲到入場的觀眾在大廳里走動、找座位外,一些人在觀看演出過程中也是出出入入。
馬戲大篷第一個節目是馴獸。大約開場5分鐘后,筆者鄰座的人被別人叫走,筆者只好起身讓他出去。“嘩……”筆者趕緊望去,完了!最精彩的老虎鉆火圈錯過了,老虎已經從火圈的這邊到了那邊,怎么跳的沒有看見。“擋住我了,擋住我了。”后邊的一個小孩叫起來。孩子的家長連哄帶騙,孩子才不鬧了。
這人剛走,又來了一對兒夫婦抱著孩子。“對不起,讓一下。”筆者起身讓他們進去。不到兩分鐘,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母親找到了兩個挨著的座,筆者再次起身讓開。一場馬戲看下來,筆者坐坐站站好幾回。
“這里呢,快過來!”幾分鐘過后,一位50多歲的大媽站起身來,大聲招呼出去買水的孫女。她身后觀眾無奈地苦笑,“最精彩的地方,被她給擋住了。”
“遲到,似乎已是觀演的一個頑疾,幾乎每場表演沒有群眾不遲到的。從開始到結束前斷斷續續一直有觀眾進場,甚至有的觀眾快結束了才來。”已參加過四屆雜技節、從事接待服務工作的省藝術中心接待服務部副主任宋凌玉說。
“按時觀看是對演員的尊重,也不影響其他觀眾觀看。”按照慣例,遲到的觀眾應該不能進場,只能等到中場休息時再進。但是,一般觀眾難以理解,都認為自己買了票不讓進沒這個道理。前幾年,為此還有觀眾向工作人員嚷嚷起來的。現在,工作人員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到盡量減少影響其他觀眾的觀看。宋凌云介紹,在入口處,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告訴那些遲到入場的觀眾就近找座,中場休息時再對號入座。可是,這也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接受的。
筆者注意到,觀演時不僅存在不能按時觀演問題。對于一些高空危險節目,用閃光燈拍照會影響演員演出,這是一般常識。但筆者在演出現場發現,盡管在節目演出之前,舞臺兩側的大屏幕上就打出了“為了保證演出效果,請勿用閃光燈拍照”的字幕,演出開始后場內的閃光燈還是閃個不停。此外,亂丟垃圾的現象更是場場皆現。觀眾席座位底下,總能看到礦泉水瓶、瓜子皮、塑料袋等雜物。筆者還看到,個別觀眾大概是來不及吃晚飯,帶著面包、火腿腸以及易拉罐飲料,坐在臺階上邊吃邊看。其實這本也可以理解,但吃完之后隨手丟棄廢物的行為就有傷大雅了。
![]() |
責任編輯: 余瑧 |
- 2009-11-09福州文明 我說我行
- 2009-10-29魏紅霞:長期伺候傷殘軍人丈夫
- 2009-11-09文明勸導遭誤解 “媽媽城管”留守不離去
- 2009-11-09中國數千年:佛教與生態文明
- 2009-11-03春節禮儀不簡單 拱手抱拳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