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環境污染不容忽視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雖有所成效,但污染依然存在。在視察中,代表們發現了不少問題:
——陸源污染物排海問題日益突出。沿岸工程建設垃圾、部分工業企業污水、農業使用的農藥、化肥及未加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等直排入海,污染不言而喻。以工業污水為例,我市這幾年引進制革企業30多家,其中霞浦引進的8家中有7家集中在鹽田工業區,目前大部分都達不到污水排放標準。福安市造船及船舶修造、拆解企業有40多家,目前已辦理環保評價審批的只有17家,而至目前為止已通過環保驗收的僅有7家。尚有相關部分企業未采取措施,大量油污及垃圾排海,嚴重污染海域。
——高密度海水養殖污染不容忽視。據統計,三都澳網箱已達18萬箱,大量殘余肥料、餌料、糞便等物質在海底堆積和分解,使沉積物中的有機質、硫化物和大腸菌群數量含量增高,加上海上養殖擁擠、海水交換空間小、能力差,導致三都澳港灣海水富營養化加劇,病害發生頻繁。
——海洋環境破壞嚴重,生物多樣性下降。近年來,隨著三都澳灘涂圍海面積的加大、水土流失及大面積的挖砂采石,加上外來物種入侵等原因,造成較大范圍的海岸侵蝕或淤積,損害海洋生態系統,減少了物種的多樣性。官井洋的大黃魚早已形不成魚汛,濕地和紅樹林面積大量減少,而大米草等外來有害物種卻大量蔓延,侵占紅樹林和其他海洋生物棲息地,造成灘涂板結嚴重,破壞了灘涂的生態系統,海水污染負荷日益加重。
此外,涉海工作多頭管理,以致于在具體執法中時常發生扯皮現象,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合力尚未形成。而配備不齊、投入少,且沒有專項固定資金來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海洋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
科學用海 和諧發展
為遏制海洋生態環境退化趨勢,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三都澳海洋生態環境,市人大代表專題視察組建議: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促進海洋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加強海洋能力建設為重點,強化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環境保護,在海洋管理工作中認真做好統籌兼顧。為此要廣泛深入地宣傳貫徹海洋法律法規,營造海洋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從根本上減少由于人為違法活動而造成的污染。要進一步提高執法力度,切實做到依法治海、依法護海,把海洋經濟的發展納入法治的軌道。
代表們認為,要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切實保護海洋環境與資源。要優化產業結構,充分利用海洋優勢進行產業布局,積極引導發展技術起點高、資源消耗少、經濟效益好的產業,特別要嚴格控制重污染產業,對不符合海洋環境保護規定的濱海工業、港口碼頭等海岸工程要堅決履行“一票否決權”,決不能以犧牲海洋環境為代價。各級環保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現有污染企業“三廢”治理的監控力度,提高排放質量,對有關行業和企業逐步實現零排放。要加快污水處理與垃圾回收處理設施建設,加強農業農村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大力開展生態農業建設,做好水土保持,避免農藥、化肥通過徑流入海。同時要嚴格按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要求,對海水養殖進行全面清理整頓,逐步取締非海水養殖區內養殖行為,并合理確定養殖規劃,優化養殖結構,實行規范養殖、生態養殖、科學養殖,防止養殖自身污染。
代表們還建議,要加強海洋環境管理、強化監測,統一發布海區環境狀況信息,建設一支職責嚴明、裝備精良、手段有力的海上執法隊伍,提高執法實效,還三都澳區域碧海藍灣。(閩東日報 記者 王志凌 文/圖)
責編:林芳斌
![]() |
責任編輯: |
- 2008-06-10漫談福州的“城市精神”——海洋襟懷 榕樹風格
- 2008-07-30建設生態大省 我省海洋生態修復為呵護藍色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