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洛江區的漁民們正在泉州灣河口濕地保護區內種植紅樹林。湯忠民 攝
位于東山島的福建省青少年海洋生物標本館內,收藏著1200余種海洋生物標本,它們絕大部分來自我省沿海。其中,鸚鵡螺、玳瑁龜、大須鯨等珍稀品種成為最搶眼的瑰寶,讓人感嘆福建海洋資源的富饒。
然而,隨著沿海經濟的迅猛發展,近海海域污染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面對一些地方漁業資源退減、海洋環境污染等生態危機,我省沿海地區正積極尋找應對的方法。
紅樹林驅逐外來生物
趕在中午12點漲潮前,劉虎狼又巡視了一遍自己看護的那片紅樹林。老劉是泉州市洛江區橋南社區居民,而這片紅樹林正位于泉州灣河口濕地保護區內。2002年以來,泉州市政府已在此種植了4000多畝紅樹林,一片郁郁蔥蔥的“綠海”既美化了環境,也改變了周邊幾個村莊居民的生活。劉虎狼正是其中的一位。
上個世紀80年代,我省沿海部分地區從海外引進“大米草”,初衷是利用其堅韌、不易倒伏的特點,抵御風浪、保灘護岸??墒?,“大米草”抗逆性與繁殖力極強,致使不少灘涂生態失衡、航道淤塞、海洋生物窒息而死。隨后,閩中、閩南大片灘涂相繼失去經濟開發價值。
在橋南社區,一半以上居民靠養殖海蟶、海蠣為生,劉虎狼也在灘涂上養殖了20畝。可是,隨著“大米草”的肆虐,灘涂內的海蟶、海蠣總透著一股異味、難以出售;后來,甚至無法成活,成片絕收。從2000年開始,原本每年有3萬元收入的劉虎狼連年虧本,隨后20畝灘涂全部拋荒。
正當大家煩惱生計時,泉州市政府開始推廣種植紅樹林。紅樹林是一種難得的海洋生態修復物種,它可凈化海水,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富營養化程度;同時,由于根系發達,又可以取代大米草,護堤固灘、保護農田、降低鹽害侵襲。在政府的帶動下,“種紅樹林,除大米草”迅速成為大家一致的目標。
經過幾年治理,劉虎狼不僅復墾了20畝的灘涂,產量還一年比一年好,海蟶、海蠣中的怪味沒有了,鮮嫩的滋味讓產品遠銷外省。去年,劉虎狼的養殖收入達到6萬元。今年,橋南社區大豐收,每戶居民都可以賺上好幾萬元。
隨著紅樹林的遍及,泉州灣內的生物物種也豐富起來,以往不曾見過的跳跳魚、鋸緣青蟹頻頻亮相。今年,泉州將在洛陽江入??谥裂睾4笸ǖ镭S澤段外側灘涂水域繼續種植紅樹林,爭取2009年實現泉州灣萬畝紅樹林的景觀。此外,泉州灣還在建設重點入海排污口實時監控系統,全面清理整頓非法占用灘涂濕地的堆砂場,開展魚蝦人工增殖放流等,爭取用幾年時間全面修復生態環境。
![]() |
責任編輯: |
- 2008-06-30生態游成武夷山旅游亮麗名片
- 2008-06-10漫談福州的“城市精神”——海洋襟懷 榕樹風格
- 2008-06-18我省生態建設和生態保護工作推出系列新的措施
- 2008-06-04建設生態文明 實現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