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報訊(記者鄭意凡)昨日,第十一屆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市科技館拉開帷幕,全市各地選送的199項學生科技作品進入復評決賽,46個優秀科技實踐活動和60幅優秀科幻畫同場展示。
本屆大賽由市科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關工委共同主辦,圍繞“體驗·創新·成長”的主題,旨在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質,發掘和培養優秀科技后備人才。
多功能輪椅失能者可用語音指揮行走
手指在手機軟件上的方向鍵上劃動,或者說出語音命令,就能指揮助行車自動行走,前進、后退、拐彎,在參展作品中,有兩款為老人、殘疾人、術后行動不便者等失能人士設計的移動車分外引人注目。它們來自泉州七中。
其中,吳煥陽、周祉寧同學發明的多功能健身助行車,用七級變速飛輪帶動輪子驅動,除了上述驅動方法以外,四肢癱瘓的病人可以利用自身重力驅動輪椅前進,同時通過扭動讓腰部得到鍛煉,解決久坐久臥帶來的臀部皮膚損傷和血脈不暢,通過手柄、腳踏等鍛煉手臂和腿部。
智能救生床地震一來自動合上保護殼
泉州實驗小學的李唐同學開動腦筋,發明了一張像貝殼一樣的床,只要感應到地震的發生,就會傳輸信號給主控板,控制軸承關閉貝殼型救生蓋。“貝殼”為拱形結構,受壓時可以將力向四周均勻分散,形成保護空間。空間里有給養艙,用于存放氧氣發生設備、求生信號發生器、照明通訊設備以及食物和水,便于人們等待救援。
防溺水書包可以浮起一個成人
溺水是造成泉州市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如何讓悲劇不再發生?見龍亭小學的張可同學發明了防溺水書包。書包內部縫入可降解的聚氨酯軟泡材料,僅有一公斤重,但測試表明,其浮力足以讓一個65公斤的成人浮在水中。此外,書包里還有報警器,遇水將自動接通報警。
牙刷柄“咧嘴”簡單一招成擠牙膏利器
快用完的牙膏如同雞肋,擠之很難,棄之可惜。泉州師范附屬小學的李昱霖想出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用加熱的鋸片在牙刷柄中間開一刀5厘米長的口子,將牙膏尾端穿入其中,用力一拉,就可以輕松地擠牙膏了,牙刷也實現一物兩用,同時便于攜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07泉港首個青少年活動中心啟用
- 2014-10-27馬尾青少年活動中心及檔案館封頂 總投資約3.2億
- 2014-10-24海滄區多措并舉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
- 2014-10-24晉江市多部門聯合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 2014-10-22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內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