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0月24日訊 近年來,海滄區始終把法制宣傳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健全科學合理的青少年法制教育體系,不斷增強學法的實效性。
一是把握學習重點。根據小學生、中學生以及中專等不同年齡段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認知水平和成長需要,分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側重點不同的法制教育。對小學生,重點開展法律啟蒙教育,逐步引導他們樹立法律規則意識;對中學生,重點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特別是抓好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學習,切實增強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對中專學生,重點突出與所學專業知識相關的勞動保護等方面的法律知識教育。
二是創新教育方式。堅持繼續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不斷豐富課外教育形式,通過組織法制主題班會、模擬法庭、法制夏令營、“法制第二課堂”和法制講座培訓等方式,積極開展“美麗校園與法同行”活動,調動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同時注重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加強與轄區派出所、司法所、基層法庭、基層社區等單位的合作共建,選派優秀政法干警擔任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開展多種形式的“送法進學?!被顒?,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互動,不斷深化“小手牽大手”等活動,提升教育效果。
三是注重法制實踐。通過以學促用、以用促學、學用結合,使學生在實踐中親身感受法律、塑造法治信仰。一方面,在實踐中鞏固學法成果。結合學校的教學安排,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旁聽法庭審判、走訪公檢法機關等活動,使學生實地了解法律實施和法治運行過程,更好地學習法律、理解法律、敬畏法律。另一方面,在實踐中踐行法治精神。學校有計劃地組織青少年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法制宣傳,開展維護交通秩序、為老年人殘疾人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把學法成效落實到平時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行動中,在實踐過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海滄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