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盤訓練室里,小朋友們正在擺弄沙盤玩具
東南網8月20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 通訊員 時欣欣)思明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成立于2012年7月,2014年5月遷入萬壽路41號,新址占地近300平方米。輔導站自成立以來,攜手市青少年宮開展了系列活動。然而在實踐中發現,此前的心理健康輔導仍然停留在對單個對象的輔導,效果不能持續。正如集美大學政法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巨東紅所說,未成年人的成長是處在一個相互聯系、影響和作用的生態系統中,應當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層面出發,系統地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央綜治委預防青少年犯罪專項組到思明區調研時特地走訪了輔導站,成員之一、國家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王宏麗指出,要充分發揮輔導站的專業優勢,逐步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以“治未病”為原則,早發現、早解決問題,引導未成年人在成長的道路上健康發展。
新思路 “三位一體”搭建心理健康網絡
為了更好地為未成年人成長鋪平道路,思明區委、區政府將輔導站的提升、改造工程列入了2014年為民辦實事項目,集合更多更有效的專業資源,形成更強的合力,服務未成年人成長。思明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轉變觀念,拓寬思路,整合優質資源,搭建起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網絡。
思路一 嘗試政府購買服務
在輔導站引入專業社工機構,是思明區創新社會治理,推動政府購買服務的一次嘗試。輔導站探索推行“1+1+1”工作模式,即聘請1名專職心理教師,由專職老師負責日常管理;購買一家社工機構服務,建立一支由專業人員及學校心理教師、社區熱心人士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利用網絡、電話、授課等多種方式為廣大未成年人及家庭提供就近、便利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
思明區以第二實驗小學為試點,通過心理健康講座、團體輔導、主題活動和個別心理問題的咨詢矯正等途徑,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鋪開一條七彩的大道,讓他們更加積極地面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這一工作模式將在思明區的各個學校社區逐步推廣,真正建立全區“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網絡。
思路二 實施自主專業評估
心理健康問題往往帶有一定的隱秘性,很多未成年人往往不愿意承認自己在心理上有障礙,更不愿意找專業的心理機構進行評估、咨詢和治療。輔導站針對未成年的發展、心理活動這些特點,委托專業機構定制開發“思明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測評系統”,思明區政府網站提供相應域名聯結,供全區未成年人與其它居民使用。這是為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別定制的有效測試工具,擁有標準化的心理健康量表45個,通過自我測評,判斷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能力素質、個性特征等,也可以為成年人提供相應的心理測評量。未成年心理健康測評系統擁有在線咨詢功能、測試者所可以在測試中與問題,可以通過在線系統告訴心理專家,心理專家會在線為分析解答。
利用網絡實施心理健康自主評估,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安全底線。他們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來進行專業的自我評估,有效地實現了未成年人的心理體檢工作,有助于家長、學校和專家及時地把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梳理和教育。
思路三 開展快樂親子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個案面詢外,還需要進行團隊輔導。團隊輔導是一種以預防為目的,以“治未病”為原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輔導站非常重視團隊輔導的價值,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依托學校和社區,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團隊輔導活動,包括學習規劃、生活規劃、社會實踐、個性探索、潛能發掘、抗逆訓練、個人發展、群性發展、青春期秘密等主題,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快樂的彩虹世界!一位前來體驗親子心理拓展團輔課程的“的哥”家長說,平時工作忙,很少關注兒子,交流也少,“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受到了彼此的重要性,作為家長,不要以工作為借口,而忽視了對孩子的關心。”
孩子們在輔導站用報紙連成圈,進行著團隊游戲
新平臺 “七彩心苑”構建孩子彩虹世界
在“三位一體”搭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網絡的指導思想下,輔導站拓寬思路,也把工作重點從輔導中心走出來,走進學校,走進社區,走進網絡,以“七彩心苑”為主題,搭建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平臺。
平臺一 七彩講堂進社區
7月4日,在蓮花北社區活動室,思明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暑期夏令營“七彩講堂”系列活動第一場室內拓展《快樂假期》歡樂進行,正式拉開了“七彩講堂進社區”暑假專場系列活動緯幕。輔導站的心理咨詢老師黃老師通過熱身、seven_up、認識你我、手鏡、我的自畫像等系列游戲,讓來自社區的20名小朋友們從不安到放松,從不好意思表達自己到完全融入其中,自如的展現自我, 通過活動,與活動前相比,孩子們變得更自信,更愿意表達自己,也更加注重學習如何與人合作、分享。活動結束時,孩子們表示非常開心、愉快,還有小朋友提前下期預約活動,“下次活動,我會讓自己表現的更好!”“七彩心苑”成功的實現了本次活動的預期目標—讓孩子在快樂游戲中獲得心靈成長!“七彩講堂進社區暑假專場活動”將在暑假期間進入13個社區開展夏令營系列心理活動。
平臺二 七彩影院進中心
七彩影院是輔導站為豐富孩子們暑假生活準備的盛宴,每周二、四下午3:00,在輔導站的團輔室,為孩子們奉上經典的兒童電影,超cute的小黃人,搞怪的長毛怪,還有神秘的外星人、酷斃的魔法師······每次電影結束后,針對所放映的影片,發展心理專家還會和孩子們一起探討電影情節,做正向引導,讓孩子們從影片中吸取優秀品質與正向能量。同時,孩子們還可以參加沙盤游戲、意念訓練、腦力對抗等游戲,可以幫助孩子們改善不良習慣,提升專注能力、變得更愛學習,生活更積極。
平臺三 “七彩心苑”上微信
6月1日,“七彩心苑”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開放了微信公眾訂閱號:smwcnr。此后,每天如約而至,是孩子們與輔導站即時互動交流的有效平臺,為大家送上暖暖的心靈雞湯。“七彩心苑”微信互動交流平臺,擁有“心靈雞湯”、“心靈密碼”、“心靈成長”等版塊,提供了豐富的心理資訊,還設置了“說秘密”、“微電臺”等版塊。關注“七彩心苑”微信公眾號,把自己的快樂、秘密,還有煩惱、苦惱,統統都可以告訴我們,如果愿意,也可以當主播,向大家“秀”一下自己。
平臺四 七彩活動連博客
網絡是把雙刃劍,如何最大限度發揮文明小博客引導未成年人正確認識和使用網絡,自覺抵御不良網絡信息的侵害,培養良好上網、用網習慣的正確導向作用,除了技術性手段之外,思明區文明辦積極利用線下拓展提動來加強小博客的正面引導作用。輔導站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著跟文明小博客的良性互動,七彩活動與文明小博客巧結對子,有效銜接,組織文明小博客優秀小博友參觀輔導站,通過走進“七彩影院”,體驗心理測試游戲等形式開展文明小博客線下活動,激發廣大小博友寫博激情,進一步釋放文明小博客活力,引導未成年人正確運用網絡。
親子義工們走進輔導站
新提升 健康少年共建美麗幸福社區
一個10歲男孩因在學校調皮搗蛋而被送到輔導站,專業咨詢師黃秋貞老師通過沙盤看到這個10歲小男孩內心的心理能量以及心中的對抗。這位大家眼中“調皮蛋”其實是一博學多才、邏輯清晰的孩子。咨詢師用愛心、耐心與尊重慢慢化解男孩心中的對抗,也給男孩的媽媽帶來莫大的欣慰。這位媽媽感嘆說:“原來需要改變的是我啊”!看孩子的角度變了,孩子就變了。
一個14歲男孩患有自閉癥,這位“來自星星的孩子”除了爸爸媽媽,幾乎和外界沒有交流。一次關愛自閉癥兒童的活動中,輔導站的老師發現了孩子有畫畫的天賦。在老師的建議下,孩子開始跟一位美術老師學習繪畫,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孩子的繪畫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許多正常的同齡人。美術老師感慨說:“上帝為他關上一扇窗戶,同時也為他打開了一扇門。”
咬手指、撥頭發,郁郁寡歡,這是10歲女孩小梅留給人的印象。小梅的媽媽王女士帶著她來到思明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咨詢。“坐鎮”輔導站的社工、專業心理咨詢師吳痕為小梅進行了催眠治療,并為媽媽開出了“藥單”——多抱、多夸、多陪女兒。一段時間下來,王女士驚喜地發現,女兒變了,開朗活潑了,咬手指、撥頭發的次數少了,在學校的表現進步很大。
一個個鮮活的個案,一個個生命的成長。思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王一青說,只要未成年人和他們相關的人群有需求,就可以到這個“加油站”來歇歇腳,“孩子身心健康了,家庭就幸福了;一個個小家庭幸福了,整個思明區就幸福了。”
家有兒女,是每一個家庭最幸福的事情,倘若兒女性格叛逆,行為怪異,心理健康出現障礙,就變成每個家庭最糟心的事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成了關乎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大事。今后,青少年遇到考試焦慮、升學、人際交往、青春期煩惱等心理問題,可以到這里找專業心理師進行溝通和疏導。輔導站也將打造成“幸福思明加油站”,除了服務未成年人外,還將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未成年人家長、老師,以及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會接觸到的社區工作人員等相關人群。
輔導站一心服務于思明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健康成長,每一個生命都綻放出七彩的光芒。這是我們的工作核心和工作態度,緊緊圍繞這一核心,輔導站堅持“新思路、新平臺、新提升”的三新發展,共同呵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為創建幸福思明,締造美麗廈門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23豐澤區檢察院積極開展未成年被害人維權工作
- 2013-11-05“未成年手機網民破億”的隱憂
- 2013-10-30未成年暑期工慘變“包身工” 一天工作14個小時
- 2013-10-24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手機網民已破億 更易有網癮
- 2013-08-31南安警方抓獲12名賣淫女 其中6名未成年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