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師到邊遠校服務政策向偏遠地區傾斜
馬鼻鎮貴峰小學位于連江縣最北的漁村,現有100多名學生,7名老師。走進校園,教室里書聲瑯瑯,操場上歡聲笑語不斷。2012年,縣里投入300多萬元對這所漁村小學進行改造,校園面貌煥然一新。
去年9月,新校落成,又來了兩名剛大學畢業的新老師,雙喜臨門讓校長陳倫全喜出望外。當了20多年的老師,陳倫全知道,邊遠學校很難招來人才,“學校到縣城車程近兩個小時,路遠村偏,老師留不住”。
畢業于閩江學院中文系的陳娟是貴峰小學去年新來的一名語文老師,她的家在連江縣城區旁江南鄉。陳娟坦言,剛被派來的時候,沒想到這所學校會這么偏僻,心里有點發涼,不過待了7個月,她逐漸感受到了溫暖。
為了解邊遠學校老師的疾苦,縣教育局專門派出4個工作組,搜集到這些老師的220條需求。其中,老師反映最強烈的是“兩堂兩室”(辦公室和寢室、食堂和澡堂)問題,縣教育局立即著手解決。
陳娟說,她現在的寢室很寬敞,依山傍水,住得舒服;食堂還專門聘請了一名阿姨,解決老師后顧之憂。“這點以前不敢想象,我當年都是自己煮飯,煮完灰頭土臉,哪有現在條件這么好。”陳倫全說。
更讓陳娟感到暖心的是,去年12月,邊遠地區的275名老師每人都配發了一臺筆記本電腦,方便他們教學。考慮到陳娟往返家校的路程較遠,貴峰小學還規定,在沒有課的情況下,周一她可晚點到校,周五她可早點離校。“我現在每月比城關老師多了一份兩三百元的津貼,還有車費補貼。更重要的是,評優評先、職稱評審都向我們邊遠地區老師傾斜。細微之處彰顯人文關懷,我們都感到很溫暖。”陳娟說。
馬鼻中心小學校長陳華煊說,縣教育局不僅將資金投入向邊遠地區傾斜,而且還選送優秀老師充實邊遠地區學校的教師力量,有了投入,有了師資,教育這臺戲就好唱多了,馬鼻鎮的教育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如今,鎮里7所村小和一所中心校生源穩定,不僅沒有出現大量學生遷學到城關的現象,而且還出現逆向回鄉讀書的情況。
連江縣教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縣農村完小全部配備了交互平板電腦,全縣義務教育階段82所學校全部通過標準化學校驗收。去年全縣共招收小學和幼兒園教師166名,所有新教師都被分派到邊遠地區學校服務。教育局竭盡所能服務這些老師,讓他們享受比城關學校老師更好的待遇,讓他們能留得住、安下心。當然,為了促進教師合理流動,這些新教師在農村學校服務滿6年后,可以參加選調教師公開考試,優秀者到城關學校任教。“既要考慮農村學校的需求,也必須以人為本考慮農村學校老師的艱苦,給他們一個預期,這樣才能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位負責人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10-31廈門白領女孩月薪上萬全捐 為了鄉村孩子有書看
- 2010-03-25“愛心操場”,讓鄉村孩子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