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與新校組團讓優質教育資源擴容
連江縣第三實驗小學位于敖江鎮毗屯村。這所建于2010年的學校,是為了滿足縣城東擴新區的教育需求,輻射周邊20多個村居。該校目前有1700多名學生。
記者在校園內看到,全新的300米長塑膠跑道,嶄新的教學大樓,多媒體設備實現“班班通”。學生家長詹愛恩說,2011年,第三實驗小學開始招生,敖江鎮石頭村、岱云村和毗屯村3所村小撤并,400多名學生告別了村小低矮的危房,來到第三實驗小學。校長林興說,該校是后起之秀,因此辦學條件一流。
新辦的第三實驗小學設施一流,如何提升其教學水平?這道難題擺在連江縣教育局面前。縣教育局嘗試讓名校與新校組團辦學,讓名師、骨干教師交流到新校。
林興告訴記者,學校現有73名老師,其中由連江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連江附小和第二附小4所城關名校支援20多名老師,這些老師成了學校的中堅力量。
來自第二實驗小學的鄭木木目前是第三實驗小學五年級數學老師,他原是連江縣數學名師工作室9名成員之一,省優秀青年教師。2011年8月,鄭木木和其他4名同事組團,從第二實驗小學交流到第三實驗小學,成為數學學科帶頭人,目前已經帶出七八名“徒弟”。他的同事黃曉嵐成為語文學科帶頭人。
“新校沒有積淀,師資水平與名校差距很大。這些優秀老師交流到新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擴容,彌補了學校之間的差距。”林興說。目前,經過連江縣教育局評估,第三實驗小學已經躋身該縣名校行列。
學生家長陳美香說,她的孩子目前上三年級。為了尋找優質教育資源,她在廣州做生意時,曾將孩子送進當地一所私立學校,每學期光學費就要5000元。回到連江后,她本想托人為兒子尋找一所城關好學校,但是聽了三實小的“和樂”教育理念后,她改變了主意。“和以為人,樂以致學。學校更注重孩子的能力培養,讓孩子愛學習、愛探索。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真好!”陳美香說。
“推進城鄉教育資源均衡,教育資源配置的關鍵是教師。讓名校老師交流到新校,可以有效減少因擇師而擇校的現象。”省人大代表、廈門一中校長周君力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10-31廈門白領女孩月薪上萬全捐 為了鄉村孩子有書看
- 2010-03-25“愛心操場”,讓鄉村孩子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