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幫幫幫:
你好!我的女兒現在正上初二,感覺這兩年沒有以前念小學的時候聽話,跟她講道理,經常愛頂嘴,這是否就是青春期的叛逆期呢?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辦?怎樣才能更好地與她交流呢?現在社會上很復雜,我怕孩子學不好會影響她的未來。
焦急的媽媽
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導師協會周紅指出,初二的女孩正處在青春期,媽媽想要與女兒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首先要了解女兒這個年齡階段的基本特點。進入中學后,女孩通常會呈現出以下心理特點:
1.莫名的憂郁、自卑傾向。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系,學業的負擔,競爭的氛圍,都給她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心靈體驗,這些體驗一方面促進她們的成長、成熟,另一方面,也會使部分女孩子產生憂郁、自卑的傾向。特別是那些天性內向的女孩,更容易產生這種心理。她們因缺少貼心的伙伴而自卑,因學習不理想而自卑,因自己長得不夠漂亮而自卑等。所以,這個階段的女孩有時在自信心上、情感上會表現得特別脆弱。
2.對友情、對好朋友的強烈依賴。女孩們如果有了自己的好朋友,總樂意如影隨形地結伴而行,會很固執地在意朋友對自己的忠誠與接納程度,會因為一些在成人看來很微不足道的事情鬧別扭。有了心事不一定跟媽媽說,但愿意跟好朋友分享。如果母女溝通不順利,女孩會對媽媽表現出明顯的封閉狀態。
3.叛逆傾向。青春期又被稱為“叛逆期”,無論男孩女孩進入青春期后出現一些在成人看來不那么乖巧聽話的叛逆言行或心理,也是非常正常的。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的渴求,情感的更加豐富、細膩,使得這個階段的女孩表面上看起來安靜,但內心可能會對師長的要求充滿了不認同、抵觸、不滿。
4.對異性的好奇與關注甚至愛慕。對異性明顯的關注與親近愿望,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正常而顯而易見的表現。
建議:在親子關系的構建上,媽媽首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透過生活中的細節去關注、察覺、了解女兒的想法;其次是要積極嘗試培養與女兒的朋友式的交流互動方式,要認識到女兒已成長為一個有自己獨立情感、意志的人,要在充分尊重女兒的前提下進行親子對話,對女兒表達關愛的方式要切合女兒的身心變化需要;要信任女兒,給女兒應有的成長空間,不要凡事都打聽,凡事都窮根究底;要管住自己的嘴,多傾聽孩子的想法;要做情緒自我管理的榜樣,遇事先等三分,讓自己的心先靜一靜,當自己有了平和的心境時才與孩子展開深入的對話;學習、掌握一些可操作的語言溝通技巧,多用問句,多使用寧靜的語氣語調,盡量避免命令或指責的語氣語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8孩子在家發脾氣 家長無奈不敢惹
- 2014-02-28“零起點”咋教 專家:家長不必“提前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