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變“教育節”并非畫龍點睛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18 09:36? ?來源:千龍網
我來說兩句
據3月14日《中國青年報》報道: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張樹華建議將“教師節”改為“教育節”,因為目前教師節已經變了味,教師節已演化為學生的送禮節。
教師節改成教育節,張教授將理由指向教師節的變“節”,成為送禮節。或許這種理由有些道理,但不能將學生送禮給教師這一現象,就斷然否定教師節存在的意義。
十幾年前設立的教師節,是在改革開放初期黨和國家提倡尊師重教、提高教師待遇、關注教師生活問題的背景下提出的。但隨著社會道德環境的變化,每到教師節前后,有的家長借機送禮,送禮風愈演愈烈,相互攀比。有些學校也借教師節之機分發錢物。這些現象的出現并非教師和教師節的錯。
現如今,公眾對教育的期望值過高,加上教育體制改革的滯后,教師這一社會職業處在極為尷尬和無奈的境地,教師對職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面臨下滑的危險,這不能不令人擔憂。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沒有一支作風過硬、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教育大廈何以建起?教師的社會價值和作用非同尋常。為教師設立一個節日,無疑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也是令教師們最感幸福的時刻。盡管我們常把教師比喻成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難道教師的字典里只有奉獻嗎?
在應試教育的社會背景下,學生喊苦、教師則喊累。這幾年,雖然教師的待遇有所改善,但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農村教師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因為農村教師除了工資收入外,幾乎沒有別的收入來源,這種處境也導致很多青年教師對職業的悲觀和厭倦。沒有了職業的優越感和激情,教師職業的吸引力在減弱,這對于實現科教興國的愿景將產生消極的影響。故此,現實之下,教師節能將社會的目光聚焦這群時代最可愛敬的奉獻者,其社會導向價值非同小可。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09-10-14網友熱議:總理教師節講話擊中教育“要害”
- 2009-09-11南平電業局:教師節前夕慰問電力希望小學
- 2009-09-11泰寧供電公司:16名員工結緣教師節
- 2009-09-10今年教師節,讓我們用心去呼喚“有情有愛”
- 2009-09-10慶祝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表彰大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