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楣(上海師范大學教授)
作為父母,首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在與孩子的溝通中間,首要的是尊重孩子,而尊重的前提是理解。之所以會出現(xiàn)互不理解的狀況,是因為代溝的存在:一是父母與孩子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經(jīng)歷不同、思考問題的出發(fā)點也就存在差異;二是因為我們處在社會的急劇轉(zhuǎn)型時期,許多事情我們做父母的也不易適應,就難以理解孩子中出現(xiàn)的新的觀念和行為,這就存在著發(fā)展時代上的差距。父母應當與時俱進,在換位思考中去學會理解孩子。怎么去理解?首先要傾聽。他有什么想法,有怎樣的一些問題,在他說出來以后,你要從孩子的角度去設想,站在他的角度你就容易去理解孩子的心理。
劉良華(華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
中國的教育遇到了新的問題。中國的孩子從來沒有像今天的孩子這樣生活在種種誘惑和痛苦之中,中國的父母也從來沒有像今天的父母這樣生活在惶惶不安和憂慮之中。
家庭是人成長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固然,教育孩子需要家長愿意為孩子付出必要的時間、精力和愛心,但僅僅為孩子付出時間、精力和愛心還是不夠。如果沒有教育的專業(yè)智慧和專業(yè)技巧,家長的時間、精力和愛心會讓孩子不領情,甚至可能讓孩子產(chǎn)生反感。因為父母可能不知不覺以愛的名義、以“我都是為你好”的名義壓制、破壞孩子的成長。
我原本是研究“教師教育”的,兩年前轉(zhuǎn)向“家庭教育”。因為我發(fā)現(xiàn),僅僅談論“教師專業(yè)成長”是不夠的,如果學生沒有得到父母的幫助,如果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沒有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那么,教師對學生幾乎愛莫能助、無能為力。對孩子成長的問題視而不見,這是一個錯誤;對孩子成長的正常現(xiàn)象過度關注,而忘記了教育的秘密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這也是一個問題。
呂文清(北京市海淀區(qū)校外教育研究室主任)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4-13愿孩子入園不再難 愿更多的孩子在幼兒園里快樂成長
- 2010-02-23江西省貴溪市快樂“五吧”快樂成長
- 2010-01-04“快樂成長” 義馬為學生注射“網(wǎng)絡疫苗”
- 2009-12-2138集文明禮儀原創(chuàng)系列動畫片《快樂成長》封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