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均衡,中國義務教育新追求 教師流動應制度化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09 16:12?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定向切塊”,讓“擇校風”勢頭漸弱
[鏡頭]正忙著物色高價“學區房”的銅陵市民吳作興終于松了口氣。由于全市“定向切塊招生”的實行,他女兒被派位入學的銅陵七中畢業生考入省級示范高中的已達20%以上,與其他初中差別不大。吳作興不用為擇校擠破頭了。
“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翻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公開征求意見稿)》,已在多省市試行的“定向切塊”被列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舉措之中。
這是一組逐年遞增的數字——
安徽省示范性高中招生名額均衡分配比例2009年達65%,其中銅陵市超過70%;
河南省2008年均衡分配比例達 40%,2009 年超45%;
河北省唐山市均衡分配比例從2008 年的45 %提高到2009 年的60%……
一所所以往的“薄弱校”深受其益。
“沒有一所學校扶不起來,就看你怎么扶。”河北省邯鄲市26中校長王海霞已經從學校的成長中找回了信心。
李和平委員目睹了銅陵從“擇校熱”中逐步走出的歷程,深有感觸:“改變招生規則和加強薄弱校建設同樣重要。優質教育資源應向薄弱校雪中送炭,而不是為優勢校錦上添花。”
這種向薄弱校傾斜的招生政策,助長的不是其“等靠要”之風,而是奮起直追之志。
“有了機遇,就有動力。這就逼著學校搞好教學,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天津市河西區教育局副局長孫惠玲委員說。
然而,僅靠這一政策,依然無力根除沉疴。
“最根本的,還是要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學質量。否則,雖然‘重點初中’名號取消了,在人們心里,‘重點’的標記將永遠存在著。”青海省政協副主席鮑義志委員坦言。
孫惠玲委員也在思考著更深的問題——“不能滿足于學生入學機會的均等,更要考慮他們素質發展的需求。”她呼吁,在均衡基礎上尋找特色化道路,為孩子拓開個性發展的空間。
![]() |
責任編輯: 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3-01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重點學校和重點班
- 2010-03-01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后有望在當地升學
- 2010-03-01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重點學校和重點班
- 2010-02-26取消義務教育“借讀費”后
- 2010-02-23福建省今年農村秋季義務教育階段教材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