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均衡,中國義務教育新追求 教師流動應制度化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09 16:12?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教師流動,讓“洼地”變為“高原”
[鏡頭]坐在廣西柳州三江縣富祿苗族鄉小學簡陋的辦公室里,龍光玉正悉心備課。就要回到原單位古宜鎮中學了,他舍不下這些高山苗寨的孩子。令他欣慰的是,在他們28位輪崗教師的努力下,鄉小教學水平大幅提高,流動到鎮中學的本校老師們也該回來了,他們帶回的,將是孩子們成才的希望。
推動校長和教師在城鄉間、校際間流動,鼓勵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任職任教,這是近年開始試行的一項舉措。
“教育均衡與否,要看教育質量。而決定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師資?!睎|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盛連喜委員認為,目前教師流動形勢還不盡如人意。
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委員對比研究了我國與國外的教師流動,發現“在韓國,教師沒有‘我的學校’的概念,6年之內必須校際輪換。而在我國,教師如何流動,流動多久,流動多少?尚無定規?!?/p>
委員們紛紛指出,現階段“支教式、短期化”的教師流動效果有限,必須形成長效機制。把教師流動制度化,知易行難。
近來,一則“關于舉行《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草案)》立法聽證會的公告”,使江蘇政府法制網的點擊率激增。原因在于《辦法》中的這樣一句話——“教師在同一所學校連續任教滿六年的,應當流動?!贝搜砸怀?議論頓生。
“阻礙師資流動的因素是什么?是教師工資待遇的校際差異,是激勵與補償機制的缺失?!北本煼洞髮W化學學院副院長黃元河委員如此指出。
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1月1日起,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開始享受績效工資,平均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水平,且工資多寡不取決于學校不同,只與工作能力掛鉤。這打消了很多教師關于校際流動的顧慮。
而在盛連喜委員看來:“只有整體提升教師水平,師資流動才能起到相互帶動、共同發展的作用,讓‘洼地’變成‘高原’?!?/p>
![]() |
責任編輯: 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3-01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重點學校和重點班
- 2010-03-01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后有望在當地升學
- 2010-03-01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重點學校和重點班
- 2010-02-26取消義務教育“借讀費”后
- 2010-02-23福建省今年農村秋季義務教育階段教材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