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北京成功申辦第29屆奧運會以來,奧組委一直以來,把“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作為對國際奧委會的一項承諾的同時,也作為北京辦奧運的一個理念或者口號。我們中國人的確沒有食言,在籌辦過程中也的確做得盡善盡美,無可挑剔。前兩個理念我們已經見證了,世界各國的政要名流們也見證了,對北京奧組委的籌辦工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后一個理念,人文奧運的理念,我們中國人在奧運開幕式上也似乎做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即利用現代聲光電的高科技技術,將一個文明古國的歷史文化通過一副長卷向全世界的人們做了簡略的展示。特別令我難忘的是,在開幕式上,有三千人的隊伍,身著古服,模擬儒家宗師孔子的弟子,口中念念有詞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些都反映了我們中國人熱情好客,謙遜有禮的人文素養。
然而,要真正踐行好“人文奧運”這一理念,絕不僅僅展示一下而已。自從奧運開賽以來,賽場上我國觀眾的一些表現,卻讓人難免感到遺憾。當我在電視前看到一些比賽時,只要有中國選手參加的比賽,常會傳來喝倒彩的聲音,噓聲此起彼伏,干擾別國選手的正常發揮。
前幾天,當中國女子體操團體勝利美國,獲得金牌之后,就有媒體報道說,美國的教練抱怨說,她的隊員發揮不好,受到了干擾。于是我們就有人說,美國人沒吃上葡萄,就說葡萄酸了。
還有,韓國媒體把責任怪罪給現場助威的中國觀眾,說“他們瘋狂的吶喊,嚴重影響了韓國運動員的比賽”。為我國奪得女子射箭金牌、創造射箭歷史的張娟娟賽后也坦承“今天,我得感謝現場的5000多名觀眾,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不可能奪得這枚金牌,他們太辛苦了”。
同樣,據網友爆料,在中國和安哥拉男籃比賽中,安哥拉隊員一準備投藍或斷了中國的球,觀眾席就一片噓聲,整場比賽都是如此。同樣的事,還發生中日男排比賽之間,中德籃球比賽當中。
如何做一個文明觀眾,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向國家主席胡錦濤學習。在8月15日晚上的中美女子排球比賽現場,胡主席偕同夫人一道,也來到觀眾席上,觀看了比賽。據現場的網友報道說,胡主席的掌聲是“有的放矢”。 中國隊每得一分,都會換來現場排山倒海的歡呼,但不會每次都獲得胡錦濤主席的掌聲。當美國隊失誤“送分”的時候,他并不會馬上送上掌聲;而當中國姑娘奮身救球,艱苦拿下比分的時候,每每都會第一時間獲得胡錦濤的掌聲。
要做一個有文明素養的觀眾,就應該向胡主席那樣,當對手因為失誤而導致我方得分的時候,我們沒必要鼓掌,因為這樣的得分得的僥幸。我方得了這樣的分,并不意味著我們的排球水平就高過對方。我們的掌聲,應該送給自己球隊因拼搏而得分上,掌聲鼓勵我們隊員的那種敢打敢拼的精神,而不是鼓勵他們怎么僥幸得分。
希望我們東道主觀眾們,能夠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比賽原則,在觀眾席上真正體現出我中華文明古國熱情好客的精神風貌來,使“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能真正體現出來,名實相符。
責編:陳瑋
![]() |
責任編輯: 余瑧 |
- 2008-06-30奧運會前做好充分準備,做一個文明的有心觀眾
- 2008-08-18文明觀眾讓世界驚嘆
- 2008-08-12外媒稱贊中國觀眾文明 用溫雅方式表達民族自豪
- 2008-08-15觀眾熱情、成熟、文明:"這就是奧林匹克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