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的步伐越來越近,除了奧運健兒們正積極備戰奧運賽事外,不少上海市民也在為家門口的奧運會做準備:一些市民積極學習不同賽事的觀賽規則,一些球迷制作橫幅當作無聲的喝彩,一些市民提前勘查交通、停車情況。他們表示,作為東道主要做好充分準備,做一個有心的觀眾。
賽前先預習比賽規矩
“射擊比賽需要運動員有安靜的環境,可有些觀眾就是安靜不下來,運動員舉槍之時仍然大呼加油,這樣反而會影響運動員發揮。”曾觀看過十運會射擊比賽的市民陳先生對當年的一幕記憶猶新,他希望今年舉辦的奧運會上,觀賽者能了解各個體育項目的規則和要求,做個有準備的觀眾,讓運動員發揮最佳狀態。
不同的比賽項目都有各自的“個性”,例如觀看壘球比賽投球和擊球時刻最為緊張,運動員的注意力需高度集中,這時觀眾喝彩會影響運動員情緒;自行車比賽時觀眾最好不要拉橫幅或色彩鮮艷的旗幟,這樣容易造成運動員分心;競走比賽大部分賽程是在戶外,選手比賽節奏一旦被觀眾的加油聲打亂就很容易造成犯規。
因此,觀看奧運比賽不僅要有熱情,還要“懂行”。市民徐先生今年奧運期間將去觀看自己此前并不十分熟悉的手球比賽,這幾天他把手球比賽的規則、注意事項、傳統強隊等相關資料找齊,提前“預習”起來。
他告訴記者:“很多觀眾到賽場觀看比賽,更多的是為了感受奧運氣氛,對賽事本身并不十分了解。所以我和身邊朋友現在都在看這些比賽的規則、歷史、細節要求等,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享受觀賽全程,一方面也預防因對比賽不熟悉導致‘失禮’?!?/font>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觀眾在看比賽之前,尤其是觀看自己不那么熟悉的比賽之前,不妨先做一下“功課”,了解比賽“個性”,不至于看比賽時出現失禮的尷尬。
路線、道具缺一不可
一份交通圖、一份周邊停車地點圖、一塊寫“加油”大字的紅旗——這是市民蔣先生為奧運觀賽準備的“觀賽必備包”。去年10月,市民蔣先生駕車和家人一起觀看2007F1中國(上海)大獎賽,誰知蔣先生駕車行駛至寶安公路東環路口時,遇到交通管制,他不得不駕車繞行,結果多處遭遇擁堵,其中不少人都是因為不知交通管制自駕車前往。由于不熟悉路線,盡管提前了半小時出發,蔣先生抵達賽場還是遲到了。
有關部門預測:奧運比賽期間,不少市民將自駕車前往觀賽,交通將面臨巨大壓力。不少市民已行動起來,實地探查比賽場館周邊交通路線,尋找合適的停車地點,避免因不熟悉路況造成交通擁堵。
此外,還有一些市民已開始準備橫幅、旗幟等賽場所需物品。市民陳先生大學時曾是足球協會會員,曾多次組織同學前往觀看足球比賽。他告訴記者,一次比賽時對方球迷未準備任何物品,于是就地取材,用礦泉水瓶裝上小石頭,不停敲打賽場座位發出聲響代替吶喊助威,現場十分尷尬:“如果賽前準備好所需物品,就可以避免這些不文明的舉動。”
人人都是奧運志愿者
市民胡小姐近日又拿起了許久不看的西班牙語書籍,重溫這門大學時曾經學過的小語種語言。這件事的起因是上星期胡小姐在外灘遇到一名外國人問路,比劃半天都沒人懂。胡小姐一旁聽到熟悉的發音,知道這名外國人說的是西班牙語,就幫忙指路。“奧運期間,有很多使用各國語言的外國人到中國來,如果我們這些懂得小語種的人都能自發地為他們提供服務,一定能讓他們感到親切。”
不少市民表示,應該積極準備起來,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為家門口的奧運會服務。市民吳先生表示:“人人都應該是奧運志愿者,讓世界看到一個準備好的中國?!保ㄓ浾?簡工博)
責編:趙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