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春節憶童年 漳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新年剪影
氣球
而最讓孩子們喜歡的是“大尫頭”,有小丑、老人、小童等形像,戴在頭上一路扭擺,出盡風頭。畢竟,一個“大尫頭”二三元錢,很多囊中羞澀的孩子,只能望而興嘆。但買不起“大尫頭”,買張紙板面具也行。生旦凈末丑,往臉上一掛,也可招搖過市。
面具
漳州的蚵仔煎香酥爽口,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小吃,但平日里想吃是很難的,畢竟一煎要2角錢。在春節時,如果再不吃,那還算過春節?所以,雖然家里吃的東西比平時豐富許多,這錢還是舍得花。
蚵仔煎
春節穿新衣,對孩子來說無比重要。但是在當時,一個人一年只憑票供應14尺布,也就是成人做一套衣服而已。孩子雖然用料少,但磨損快,摸爬滾打中,一件衣服穿不了多久就破了。并且孩子正在長身子,年頭做的衣服年底就變小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當時的口號,也是真實的寫照。
在給孩子做一套新衣服實在不是很容易的日子里,為了讓一件衣服發揮最大的價值,只能在長度寬度上做文章。所以,當時孩子們身上的新衣特別寬,里面可以套上棉襖;新褲子特別長,褲腳卷上幾卷,是最普通不過的。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5-12-09鄉間善舉燦若星辰——柘榮縣“孝德人物”剪影
- 2015-11-13八音合奏共鳴泉州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文化交流對話剪影
- 2015-02-122015年福建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剪影
- 2014-03-31日照剪影(組章)
- 2014-02-24體育明星們的名媛超模女友 柬埔寨拳擊手生活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