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冬
捉蟹拾貝
遠遠望去是大海的一隅孤島。到岸邊乘快艇,如導游所說,數到40多下就靠近小島了。該島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桃花島。1。5公里的島有什么好去處?偏偏又被日照人賦予一個頗有詩意的游覽命名——桃花島捉蟹拾貝。
桃花島并非《射雕英雄傳》里的布滿桃花,藏龍臥虎的桃花島,而是有另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姓崔和姓李的兩家人十分要好,夫妻雙方懷孕,便指腹為婚,姓崔的生一男孩叫崔田,姓李的生一女孩叫桃花,十八歲那年,桃花生病早逝,該埋葬那里,此刻見一仙鶴飛抵桃花島,長者便說桃花島為風水寶地,葬在那里,之后,年年香火不斷。登上桃花島,放眼望去,島上散布著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的在彎著腰細心地尋著什么,有的蹲下來在巖石縫里扣著什么。煞是一派繁忙景象。我不曾捉蟹拾貝,踩著堅硬的巖石,繞過一個礁石,雙手捧起一掬清澈的海水,我以為那藍色的墨水會從指縫中滴淌流走,然而沒有,我端祥著它,晶瑩透明,并不是我們想象的藍色,是帶著淡淡的綠。我用舌尖蘸了一下,一種咸鹽的苦澀。我想海鮮的美味不正是這種苦澀養育出來的嘛。
桃花島不大,游人站在一端呼喊,另一端也能聽的清清楚楚,盡管島中建有亭臺,但這種點綴終沒有引起游人的雅興。三三兩兩的游人,仿佛有一個追求,有一個希翼,在大海里,在島嶼間,尋覓一種快樂,追尋一種足跡。身邊的一位游人驚叫起來,我一看是一只小蟹夾住了游人的手,我猜他似乎沒有見過蟹,更沒有捉過蟹,要不小蟹無力的夾碰怎一個大喊。那小蟹夾了一下,游人驚得一甩手,小蟹逃脫了,拼命地鉆進石縫里。游人看了看手,露出了無奈而甜甜的笑。我們凳島并不是周末,游人少說也在百余人,若到周末,大概要有千余人了。這么一塊彈丸之地,哪有那么多的蟹、貝螺、蝦和小魚,引得游人驚折腰,我不禁為這項捉蟹拾貝游覽活動的持久性擔憂起來。但拍打巖石的海浪卻在告訴我,大海有驚人的魅力,無盡的生命。潮漲,就把那些蟹、貝、蝦、魚推上了小島,潮落,蟹、貝、蝦、魚又在賴以生存的小島縫隙低洼處落戶了。這種潮漲潮落的規律,也自然使捉蟹拾貝持續下去??纯从稳藥еS收的喜悅,提著小塑料桶和塑料袋,津津樂道的勁,我們不能不贊嘆精明的日照人,在為游人提供了新的旅游空間和場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
- 2014-03-26鯉城區和諧家庭文化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