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福州三坊七巷榮膺文化遺產保護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牌
福州新聞網1月2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吳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15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2015年9月1日在泰國曼谷揭曉,三坊七巷榮膺2015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之榮譽獎。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北京辦公室官員古榕女士專程來榕,為三坊七巷頒獎授牌。
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作的肯定與嘉獎,也是三坊七巷繼2015年獲評“首批30條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稱號,榮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之后,獲得的又一枚“勛章”。
福州歷史悠久,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時至今日,福州城內保存了豐富的文化遺存,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便是其中之一,2005年三坊七巷保護修復項目啟動前,仍存有較為完整的坊巷格局,保留著159座明清古建筑,被譽為“明清古建筑博物館”、“里坊制度活化石”。
為了更好地把三坊七巷這一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下去,2006年福州市啟動實施保護修復工作。幾年來,在《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引領下,福州市共投入46億元,改善了街區內基礎設施,修復了唐宋以來的坊巷格局,維修了近200座古老院落,同時對古樹、古井、古橋等歷史要素進行了有效保護。在保護修復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第一家“社區博物館”,對街區傳統文化進行全方位的活態展示和弘揚。在政府、專家、居民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實現了古老社區的復興,實現了傳統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
對于三坊七巷的保護與開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予高度評價,昨日古榕在頒獎授牌時表示,三坊七巷保護修復依照國際準則,進行了大量文獻研究和實地調查,無論在單體建筑還是整體景觀的尺度上,都體現了保護規劃的精細和全面。許多損毀嚴重的建筑采用傳統工藝與材料以尊重真實性的建造方式得到修繕。恰當的用地控制措施與良好的旅游管理延續了歷史居住空間的寧靜。這項歷時近10年的保護工程,最終實現了社區生活的復蘇,并使三坊七巷成為中國歷史街區的典范。
昨日頒獎后還舉行了交流座談會,曾參與過三坊七巷保護修復的單位、專家以及原住民代表參加了座談。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22壽山石雕刻作品展亮相三坊七巷
- 2015-11-24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福州三坊七巷開幕
- 2015-11-23弘揚傳承良好家風 福州市發布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公益字帖
- 2015-11-21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字帖首發 2萬本免費發放
- 2015-11-12三坊七巷發現唐五代河岸護坡 福建首現該類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