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文化:傳播立德行善正能量
借船出海,擔當“海絲”文化使者
“這次媽祖神像出巡馬來西亞,共有37支隊伍上千人一路跟隨,30位法師180名警員維持秩序,太轟動了!”近日,負責護送媽祖神像出巡的莆田市文峰宮主任陳露蓮說。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今年元旦假期,霹靂州怡保菩提苑舉辦“啟建護國息災祈安萬緣普供大齋天法會”,宋朝木雕媽祖圣像出巡成為法會的壓軸節目。
媽祖文化是如何傳播到海外的呢?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周金琰說,自宋代媽祖獲得法定的“海神”地位之后,媽祖就成為出海人信仰的主要神像;伴隨著海外交通貿易的發展,以及眾多華僑“下南洋”,媽祖信仰沿著海路傳遍世界各地。
明朝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位于蘇州的瀏河天妃宮同湄洲媽祖廟、泉州天后宮、天津天后宮一起被統稱為大陸元代“四大媽祖廟”。據說,當年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從劉家港出海之前都要先率船隊官兵把天妃宮修葺一新,在此進香祈求朝拜海神娘娘,祈佑出海平安,每次平安歸航時又要到此朝拜謝神,并將記載七次下西洋經過的《通番事跡碑》立于天妃宮內。
“海外各地的媽祖宮廟,大多是由早期移民的華人所建。”周金琰說,而早期移民的華僑華人,都是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乘船而去;在哪兒靠岸,就把媽祖宮廟建在哪兒。從這個意義上說,媽祖是借船出海,成為“海絲”文化使者。
前不久,在莆田舉辦的“媽祖文化與海絲關系”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指出,媽祖信仰既有由商
船出洋直接傳播到各個港口,也有由先民橫渡海峽傳播到臺灣,再通過臺灣和大陸的分香,傳至琉球以及東南亞、美國、巴西、南非等海外華人社區,形成了龐大的媽祖文化圈。
如今,媽祖信仰經過代代傳播,已延伸到海峽兩岸及五大洲的33個國家和地區,主祀媽祖的宮廟有5000多座、信眾近3億人,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現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1-16傳遞依法管網正能量
- 2015-01-15八閩好家風傳遞正能量 網友點贊八閩家庭文化藝術節
- 2015-01-14三明中級人民法院碩士志愿服務團傳遞司法正能量
- 2015-01-14出國游記得帶上“正能量”
- 2015-01-13建甌:鼓勵更多人參與心理援助 匯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