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草鞋村”熱鬧景象成記憶:編草鞋手藝消失
經過捶打后的干稻草才能制作草鞋
草鞋在以前的農村,可是大部分人的標配,不管春夏秋冬,上山砍柴下地耕作,都離不開草鞋?!斑@草鞋透氣又防滑,農村人干活時都穿這個?!睆垚厶m說,以前他們村里經常能看到一整排的人坐在那編草鞋,女人白天在家就編,男人白天出去干完活,晚上回到家也加班編。
村里的老人告訴東南快報記者,一年下來,當時一戶人家最少要穿壞幾十雙草鞋,草鞋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家家戶戶都編草鞋拿去賣,賺點錢。“不過這鞋子以前便宜,70年代的時候才一毛多一雙?!?/p>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草鞋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編草鞋的老手藝也漸漸消失了,不過它的背后,是一代人不可磨滅的生活印記。張愛蘭就笑說,每次編草鞋,總能讓她回憶起過去的生活。
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人穿草鞋了,不過,在不少農村,偶爾還是能見到草鞋的身影。父母去世時,子女送葬都要穿草鞋,不穿草鞋的,也要把草鞋系在腰間,以示對父母的孝道,也就是“披麻戴孝”的習俗。
張愛蘭現在編草鞋的意義便在于此。編好的草鞋,拿到鎮里的“花圈店”銷售,供人家家里辦喪事時用。
“再往后,也不知道這草鞋還能存在多久?也不知道我還能編多久了。”張愛蘭有些感慨。
(東南快報記者 呂誠 王慧敏 攝影報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