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珍藏在私人民俗館中的海峽記憶
“我們館內珍藏著不少與海峽民俗文化有關的藏品,我這就帶你去瞧瞧!”1月6日,云霄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研究會正式落戶云霄雅逸民俗館,會后,館長謝勤杰迫不及待地拉著記者到館內尋找那份濃濃的海峽記憶。
雅逸民俗館位于云霄縣城元光路,是由謝勤杰一手創辦的私人民俗館,去年10月初開始向市民免費開放。100多平方米的展館內,擁有300多件民俗文化展品,銹跡斑斑的電影機、“文革”時期的老報紙、民國時期的錢幣、依舊散發光澤的留聲機……在這諸多展品中,藏有不少來自海峽兩岸的濃情記憶,令謝勤杰頗為自豪。
“近段時間我們又開辟了兩個新館,一個是農耕婚俗館,主要展示傳統農耕器具,介紹閩南傳統婚俗,并設有知青年代專柜;另一個是精神家園館,主要展示介紹國家級非遺——云霄潮劇、云霄傳統民間體育活動、烏山革命歷史等。”謝館長介紹,這兩個新館中藏有不少與海峽文化相關的老物件。
“你看,這個展區的展品就蘊含不少海峽文化元素。”順著謝館長手指的方向,一個草編的皮箱,一個老式的放映機,一個輪船的方向盤展示在眼前,“當年國民黨撤兵到臺灣,有不少漳州籍的士兵也隨大部隊而去,這些就是他們當年帶去臺灣的東西,‘大三通’后,他們的子女把這些物件帶回大陸,捐獻給了民俗館。這幾個物件不僅代表一段歷史,也寄托了一份份鄉愁。”
在精神家園館的一個小角落里,記者發現了一本古舊的族譜,翻開來都是云霄姓氏的海外分支。“我們這幾年也在做一個工作,便是尋找在臺灣的同姓族人。大家都知道,很多漳州籍的后裔居住在臺灣南部,但由于年代久遠,許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根源所在也無從循跡。我們運用族譜去與臺灣方面對接,希望有一天能把這些同胞兄弟接到云霄來,大家坐在一起追根溯源,也是一大樂事。”謝館長說。
穿梭在一件件展品中,聽謝館長娓娓道來諸多展品背后的“海峽故事”,讓人仿佛穿越了歷史,忘卻了時間。(記者 方一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04惠安七旬翁自費建“農家民俗館” 收藏千件農家用品
- 2015-01-04福州神光元帥宮民俗祈福 市民赤腳走“火炭”
- 2014-12-16一紙村規民約 民俗化奢為簡
- 2014-11-25活化民俗文化給力文化建設
- 2014-08-28莆田地方民俗館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