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漆
造型
東南網4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楊艷娜)一幾一榻,指尖在古琴上慢撫輕泛,和著悠遠空靈的琴音,幾上的那炷檀香裊裊飄去,一時間盈滿你的心房,不知是陶醉在這古老琴韻中,還是折服在清和淡雅的意境里……
彈奏這古琴的,正是謝建東,他也是古琴的制作者,近日,他被漳州市政府評為非遺項目古琴傳統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一開始接觸古琴只是因為喜歡,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很開心,也逐漸意識到一種責任。”在長泰中國龍人古琴文化村,49歲的謝建東接受導報記者專訪時說,他正在努力,為古琴安個家。
“古琴看似簡單,其實制作起來比較復雜。從最初的選材到最后的上弦,需要上百道工序。”謝建東介紹,工序依次主要為選材、造型、琴面及槽腹制作、配件安裝、髹(讀xiū)漆、打磨、定徽、安足、上弦等,每一道基本靠手工制作完成。
選材是斫制古琴的第一道工序,桐木和杉木的木質松透,利于聲音的共振,是首選木材。“前人憑借經驗制琴,因多種原因導致琴體變形、開裂等情況,影響古琴的使用功能,在我看來,就是一件不合格的樂器。”謝建東說,環境溫度、濕度對木材影響極大,因此他把木材改性技術應用到古琴制作中,以降低木材的吸濕性和吸水性,提高其尺寸穩定性、生物耐腐性和耐氣候性。
為了使古琴真正煥發活力,謝建東帶領研發團隊,研制出了全新品種的琴弦——龍人冰弦,被琴界泰斗李祥霆譽為劃時代的貢獻。“龍人冰弦采用高強度的合成纖維混合真絲制成,集合了絲弦和鋼弦各自的優點,又克服了其缺點。”他說,用龍人冰弦制成的古琴,不僅契合古琴聲音審美,而且演奏手感好。
選材
謝建東斫制的古琴
傳承人
謝建東:為古琴安個家
結緣中國古琴之前,謝建東從事木業已10多年,上世紀末,事業如日中天的謝建東,無意間耳聞古琴的典雅琴聲,立即被那琴聲所打動。想要一把好的古琴,謝建東在朋友的鼓勵下,決定自己動手制作。
就這樣,謝建東一頭扎進古琴制作技藝鉆研十幾年。
謝建東并不擔心古琴的制作技藝傳承和演奏人才的培養。他說:“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能夠有所創造,能和我們當下的生活、生命體驗、精神感受密切結合。讓更多人了解古琴,參與到古琴傳統文化活動中來,那傳承就不會有什么問題。”
為此,他在長泰縣建設中國龍人古琴文化村,旨在把古琴科學、有效、正確地傳承下來,為古琴在當下的發展提供一塊良好的文化土壤,為古琴安個家。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4-02-10賞梅花、彈古琴、聽古曲 鼓嶺古梅園"古韻迎春"
- 2013-11-27唐詩與古琴藝術漫談
- 2013-11-27古琴文化:古琴詩詞大全
- 2013-11-27七弦為益友 兩耳是知音——唐詩與古琴藝術漫談
- 2013-09-13古琴入選修課表 海峽學院開設省內首個古琴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