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泉州:市舶司歲入百萬緡 刺桐城可聞萬國音
http://www.caoliu14.com?2013-12-20 09:43? 蔡紫旻?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朱熹在泉州講學期間創辦小山叢竹書院
皇族定居 香料暢銷進口大增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鎮江遷置泉州。隨遷宗子及婦女349人,帶來羅、絹、紗、綾等新產品,傳入織、繡、彩、繪、染色、印花等技術。同年,在泉州州治西南襲魁坊睦宗院東設立專為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學”,學制兩年。
南外宗正司和西外宗正司遷入泉州和福州后,大批皇親貴族定居泉州和福州,許多士大夫避難入福建。主要供統治階級上層人物享受的海外香料寶貨,在福建特別是泉州有了更大銷路,這也是泉州吸引海外舶商貿易的一個因素。史載,建炎四年(1130年),福建香料進口大大增加,泉州抽買乳香達86780斤,成為全國主要的香料市場。
而南宋泉州港的發達,也與泉州發達的造船業和航海技術先進,以及有許多熟練識別天氣、運用指南針導航的綱首、舟師和船員有密切關系。
泉州港在南宋的興盛,也有外部原因。宋代東南亞地區經濟的空前繁榮,以及阿拉伯人海上貿易的興盛,二者都需要一個巨大的海港,泉州港位置居中,并有優越港口歷史基礎,能同時符合東南亞地區和阿拉伯人海上貿易的需要。
1974年,從泉州灣后渚港發掘出土一艘南宋沉船(即后渚古船),震驚世界。這艘船復原后長34米,寬11米,排水量近400噸,載重200噸。專家稱其“體現當時世界最高超的造船技術,是全球最好的海船”,成為泉州“國寶級”文物。
1976年,泉州東海法石的農行東海營業所(當時俗稱農村信用社)在挖水井時,發現類似船板的松木,又一艘南宋沉船出現在世人面前。
一座城市發現一條宋代古船已是震驚世界,而泉州有兩條,意義更加非凡,足見泉州港在南宋的輝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1-27南宋詞人品讀:偉大的生態詞人辛棄疾
- 2013-09-28晉江冷水井村與南宋幼主的故事
- 2012-07-13寧德南宋墓出土大量壽山石雕 墓主或為當地高官
- 2012-02-03南宋古墓驚現殯儀館后山追蹤:墓主為平民可能性大
- 2011-05-31福州森林公園內南宋趙汝騰之兩首摩崖詩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