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冬至“搓米時”源于“孝子尋獸母”傳說
http://www.caoliu14.com?2013-12-19 09:42?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過節:唱童謠搓米時歲數逢九可進一
陳友榮的老家在福州螺洲鎮,后來在上下杭長大,童年過冬至的盛況仍記憶猶新。冬至前夜,家家戶戶的廳堂上燈火輝煌,一家子圍坐在桌前“搓米時”。主婦把糯米粉加入開水揉捏成圓形長條,一家人把它搓成丸子。有時大人還會將糯米團捏出壽桃、鯉魚等象征吉祥如意的東西。孩子們手里忙,嘴里也不閑著,唱起“搓米時齊搓搓,年年節節高。大人添福壽,伲仔(小孩)身增高”、“紅紅水漲菊、排排兄弟哥,今年討依嫂,明年抱細哥”等童謠,一家人祈求家庭和睦,添丁進財。
冬至前夜搓的米時分兩種,一種乒乓球大小,當夜就蘸裹黃豆粉和紅糖吃掉;另一種約桂圓大小,留著冬至當日清晨祭祖后,家人當早餐分食。這一天,福州歲數中逢“9”的人,不必等到除夕守歲,便可年長一歲。
諺語:看冬至日期可知冬天冷不冷
陳友榮至今仍記得一肚子關于冬至的氣象諺語。冬至,顧名思義,冬天真正來臨,也是最冷的“數九寒冬”的第一天。福州諺語稱“冬至是月頭,棉被蓋過頭;冬至在月中,沒雪又沒霜;冬至在月尾,棉被踢腳尾”;意為冬至的農歷日期位于月頭,這一年的冬天會非常冷;位于月中,沒有霜雪,氣候不錯;位于月尾,很可能出現暖冬。從這一天起,福州人開始“摜火籠”取暖。火籠一般用陶土制成,內放草木灰,灰下埋進燒著的木炭,外套竹篾編的籃子防止燙傷,是福州大眾化的取暖工具。
今年的冬至是農歷十一月二十,恰是中旬的最后一天,陳友榮估計,按照諺語,今年冬天不算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1-28節日禮儀之冬至的傳說由來及飲食習俗(圖)
- 2012-12-17冬至大如年 搓米時理發掃墓釀酒 冬至習俗逐個數
- 2011-12-26長泰縣工商局青年志愿者冬至進校園送溫暖
- 2011-12-23冬至期間 莆田推廣節地葬式提倡文明祭掃
- 2011-12-22舊時冬至習俗:親友互贈棉衣以示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