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緣何再獲“國字號”榮譽
http://www.caoliu14.com?2013-11-06 10:14? 沈茜 董嚴軍?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元龍山曾是抗倭指揮臺
摩崖石刻殘存著古老的記憶
福全城內有一座石山叫元龍山,山上有許多巨石。站在山頂,可以眺望碧波萬頃的東海。在戰爭時期,這里還是觀察城內外的瞭望臺。據說,這里曾是明代抗倭的指揮臺。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為鞏固海防,下令在福全村建所城。當時城里駐軍1000余名,分陸、海兩個兵種,管轄范圍北到惠安大岞,南到金門料羅的海域。這期間,軍民數次擊退倭寇和海盜,使得福全村成為保障東南沿海一方安寧的海防重鎮。相傳,明朝中期,倭寇猖獗,福全村外有固若金湯的城墻,易守難攻。
太平時期,有許多文人在此觀賞遨游,詠詩題刻,所以附近分布著“元龍山”、“天子萬”、“山海大觀”等摩崖石刻,字皆遒勁有力,是研究明代福全所城歷史人文的實物佐證。蔣福岱說,這里的摩崖石刻近幾年還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不僅是軍事要塞 更是人才輩出的地方
在明代,福全不僅是海疆軍事要塞,更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歷代出過進士11名、舉人9名,許多姓氏的祠堂前面都樹著高高的旗桿,有“無姓不開科”之說。其中最有名的當數蔣氏,不但世代承襲所城千戶的職務,還出了一位相國,他就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蔣德璟。他歷事明天啟、崇禎、福王、唐王,當過禮部尚書、戶部尚書等高職。他秉公持正、薦賢用能、博學強識,一生以拯救百姓為己任,善于理財治兵,被后世稱頌,更是福全引以為傲的人物。
蔣福岱帶著記者參觀了村里至今還保存的相國府遺址,“這附近的空地原來都是被圍墻給圍住的,這一大片都是相國府,非常寬敞。”
此外,福全村還有不少名將、宿儒、巨賈、神童見載于史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09-09-08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桂峰舉行祭祖活動
- 2009-09-08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桂峰舉行首屆蔡氏宗親大祭典禮活動
- 2008-01-22文化名村煥發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