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導報11月18日訊(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這一天,鼓浪嶼足足等了4年。
昨天,更新后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以下簡稱《預備名單》)出爐,鼓浪嶼成功進入世遺預備名單。
從2007年至2012年,被列入2006版《預備名單》的35項遺產中,已有6項成功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包括元上都遺址、西湖、五臺山等。
今年初,《預備名單》升級工作啟動。國家文物局此前表示,此次更新工作遵循地方申報、專家審核、從嚴把握、規劃先行的原則,對2006年的預備名單進行全面調整。
今年10月起,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了《預備名單》更新工作,共有71個項目重新“洗牌”。經組織專業機構和有關專家對各地提交的申報項目進行專業評估,最終形成了重新確定的《預備名單》,包括鼓浪嶼、北京中軸線、大運河、遼代木塔、紅山文化遺址、良渚遺址等45個項目。
《預備名單》更新后,國家文物局將督促指導有關地方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門,依照《文物保護法》等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并參照《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加強對轄區內列入《預備名單》的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和管理。同時深入開展預備名單項目的分析研究,完善保護管理法規、規劃,改善環境景觀,健全保護管理機構,加大經費投入,嚴格控制保護范圍(遺產區)和建設控制地帶(緩沖區)內的建設活動,維護《預備名單》項目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此外,《預備名單》項目將實施動態管理,如因保護管理不善,致使遺產價值受到損害,文物局將酌情予以警示,或將其從《預備名單》中除名。
記者手記
申遺“兩大步” 剛走完第一步
從2008年啟動申遺,到昨天進入《預備名單》,鼓浪嶼用了4年時間。
島雖小,卻影響了很多人。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鼓浪嶼成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前沿,從一個閩南傳統聚落,迅速發展為多元文化的交會地。
這是一筆遺產,也是一筆財富。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 2012-11-18第137期《不再“遺憾”》宣傳片
- 2012-11-16南安梅山鎮七旬退休教師想捐獻遺體 如何申請
- 2012-11-07泉州首例完整的骨骼DNA鑒定 征地遷墳遺骨認親
- 2012-11-06"陳元光像"20年后物歸原主 非遺傳承人蔡水況作品
- 2012-10-31女子粗心遺失現金 霍童六旬老漢拾金不昧歸還
- 2012-10-31耕讀文化大觀園,寧德市屏南一個老人的文化拾遺
- 2012-10-30敦煌遺書 千年前人們如何紙上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