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發(fā)現宋代英雄陳瓚叔侄衣冠冢
http://www.caoliu14.com?2012-09-04 10:51? 吳旭濤?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據介紹,對比歷史記載和碑文,這塊簡樸石碑應該是邑人想紀念陳瓚、陳文龍,又怕被元兵發(fā)現,于是簡單地把二人衣冠合葬時所立。到了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憲宗朱見深分別封陳文龍、陳瓚為福州府和興化府城隍神,從此以后,福州和莆田兩地民眾把陳文龍、陳瓚視為神明加以崇拜。
尋到墓后,陳國章、陳立人、黃國善等人便開始為墓地的正名和保護奔波。7月,陳瓚陵園籌建委員會成立,陳國章任委員會主任。陳國章說:“我們準備按照宋墓原貌修復兩忠烈的衣冠冢,并在壺公山南力里建設陳瓚陵園。目前我們規(guī)劃的陵園面積是50畝。我們將在陵園豎立22米的陳瓚巨型石雕,作為陵園標志性建構,陵園內還有陳文龍、陳瓚紀念館,山門、拜亭、慈善養(yǎng)老院等建筑。這是群眾自發(fā)組織的,籌建陵園需要的2000多萬元經費,我們也將通過民間集資解決。”
陳國章說,陵園中的慈善養(yǎng)老院讓他感到非常有意義,“養(yǎng)老院是公益性質的,陳瓚是我們興化府的城隍爺,在興化歷史上,城隍廟是幫助老弱病殘的地方,古代老百姓過年過節(jié)缺少糧食,便可以來城隍廟領取。我們作為后人,應該承襲前輩的傳統(tǒng)。”他說,養(yǎng)老院規(guī)劃有五層,一共4000平方米,建成后能容納500位老人。目前人員差不多已經到位,農歷八月份開始動工,整個陵園建設工程預計5年內完成。
目前,陳瓚、陳文龍的墓碑已被保存起來,兩尊石像埋回地下,墓地也已受到保護,等待專業(yè)考古人員進一步挖掘。莆田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荔城區(qū)等已經同意關于陳瓚陵園籌建的報告,并納入壺公山九華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的建設規(guī)劃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7-09泉州水下考古陸上調查 石獅多處發(fā)現出水舊瓷器
- 2012-06-12秦始皇陵最新考古成果:"百戲俑"坑現巨人俑
- 2012-06-07泉州首次水下考古大發(fā)現 印證海濱鄒魯名不虛傳
- 2012-05-30西沙水下考古重大發(fā)現:大量泉州古瓷沉睡海底
- 2012-05-29地鐵屏山站本周考古發(fā)掘 或收獲閩越國都城新發(fā)現
- 2012-05-28地鐵屏山站本周考古發(fā)掘 或收獲閩越國都城新發(fā)現
- 2012-05-17泉州灣首次開啟水下考古 將展開水下遺址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