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 清代大宅院當年主人成謎
http://www.caoliu14.com?2010-05-25 09:54?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尚保村的古民居群落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5月25日訊 (本網記者 李熙慧 王浩志)
連著的6棟古厝,風格統一,站在高處看,是由4座兩兩相對的建筑和2座并排相連的建筑組成。
4座建筑間有一大石埕,石埕用并排的10根條石鋪設,兩端各有大門,大門只要一關,就形成一個大莊園。這占地9.5畝的清代古民居群,位于義序機場附近的蓋山鎮尚保村內,是我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第二階段實地文物調查中發現的。然而,規模這么大的古民居究竟是誰建造的,還是一個謎。
昨日,記者驅車前往尚保村探訪,這6棟建筑,分別是尚保村4、15、72、82、86、87號,從外觀看,房子幾乎是一模一樣。
高大的圍墻把房子圍得嚴嚴實實,大門不高大、張揚,木門雙開,每一個門內都設一面照壁。
記者走進其中一棟,82歲的黃老先生一家住在里面。
一進門就是一處寬敞的天井,隨后是廳堂,后院面積不大,透過后門可以看到對面的山。黃老先生說,他就出生在這棟房子里,清朝他的祖先建造了這組大房子。
問及其先人是否為官員或是當地經商大戶,黃老先生說,十幾歲的時候,在廳堂內還供奉著身穿清朝官服的祖先像,后來都燒掉了。聽老人說,祖上是清朝的文官。但建造這房子的祖先名叫什么,他們家族的后人都不知道,族譜也沒有相關記載。
從天井中的游廊穿過去,可以到另一棟房子天井內。“以前廳堂內掛著黑底金字的對聯,經歷‘文革’后也都毀了。”住在這里的61歲的黃制昂說,他還見到過大門上“文魁”的牌匾,可惜如今也找不到了。
倉山區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說,在福州市區范圍內,規模宏大、結構完整的古大厝太少了,這些古厝為研究倉山區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宗族淵源、建筑風格提供了翔實的實物資料。他們還沒有找到建造者的身份,希望了解的人能提供相關線索。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5-21福建霞浦發現地下文物 “世博和鼎”袖珍版現身廈門
- 2010-05-21福建霞浦發現地下文物
- 2010-05-07福州去年投1.2億元用于文化文物事業 比增14%
- 2010-04-25去世博 看珍寶:買一張世博會門票能看多少重量級文物
- 2010-04-13中國文物"私生子"過億 富豪海外難買真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