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私生子"過億 富豪海外難買真國寶
http://www.caoliu14.com?2010-04-13 15:29? ?來源:中國文化報
我來說兩句
一年一度的春拍大幕又開啟了。首先亮相的便是拍賣業“大鱷”蘇富比。4月8日,香港蘇富比為期6天的佳釀、藝術品和珠寶春季拍賣會結束,總成交額2.56億美元,成績創其香港春季拍賣會37年新高。
在此次拍賣中,多款明清官窯瓷器和皇宮器物讓人眼前一亮。其中,清乾隆帝御寶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清18世紀御制東珠朝珠等成交價均刷新世界拍賣紀錄。“這次拍賣在許多方面具有突破性意義,原因在于越來越多的中臺灣地人士參與。”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說。
在不久后的5月31日,香港佳士得也將舉行“中國宮廷御制藝術精品、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一對雍正時期的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盤,估價為800萬至1000萬港元;一款雍正年間仿成化斗彩纏枝番蓮紋長頸瓶,估價500萬至700萬港元……
動輒幾百萬元上千萬元——中國古代藝術品在拍賣市場的火爆刺激了大量的收藏家和投機者,他們節節高漲的熱情使得文物拍賣一片玉錦繁華、天價迭出。但這些文物從哪里來?它們是怎樣流入市場的?它們是否合法?它們的價格與價值是否成正比?真實的文物藝術品市場是怎樣的……正當人們被這些爆出的“天價”數字弄得神昏目眩時,一本《誰在拍賣中國》在收藏圈內悄然走紅。作者吳樹以圓明園文物拍賣事件和中國文物走私現象為切入口,分別對英、法、德、美、比利時等歐美國家藝術品市場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研究,同時對臺灣文物“三盜”、古董走私、官員收藏、拍賣黑幕等最新動態做了更加深入的明察暗訪,披露了文物收藏界的諸多潛規則。日前,記者對吳樹及相關人士進行了采訪。
![]() |
責任編輯:葉玲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