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聞網訊 “豬腳套豬肚”的古園林池風景,你見過嗎?昨天,在荔城區鎮海辦英龍社區居委會雙池巷73號大院內,記者有幸一睹這處明代的、已被列入中國文物地圖集的古園林。專家表示,豬腳豬肚池古園林突出價值體現在它是古代莆田地方園林的典型,保存完好,在莆田民間已為數不多,應加以實地保護。
昨天傍晚,記者找到雙池巷73號,在宅院西外邊有一座頗具明代民居特色的大門坦出現在眼前,漆黑緊閉的大門前還“蹲”著一對光滑的門枕石。繞著院墻根往東邊走了約20來米處,有一扇小柴門,輕扣柴門,“吱呀”一聲,一位大娘打開門并熱情邀請記者進內參觀。進得院內,一股鬧市中難得一聞的清新綠野之氣直逼心肺,讓人心曠神怡。展現在記者面前的豬腳豬肚池古園林面積不大,但綠葉成蔭,清幽雅靜。池之北端上架“荔香闊”歇山頂土木小樓,池畔有明代亭基石刻橫梁,沿池假山疊石、林木扶疏、水閣臨流、石橋跨水,整個景致圖畫天成。
1977年,中國著名古建園林專家陳從周來莆實地觀賞豬腳豬肚池古園林時,不禁大為贊嘆,稱其為古代閩中園林的典型。據介紹,豬腳豬肚池古園林創建于明成化年間,原為陳俊居第園林,后為明代宋萬略、宋光瀾購居的園林,為女眷們游憩之所。園林占地約477.93平方米,以園中池平面形如豬腳和豬肚而得名,池為豬腳和豬肚形固巖,池中一條石橋堤通道把池分隔成東西雙池。雙池巷73號主人宋葆璜老先生告訴記者,在“豬腳”下面,有一眼泉水,常年不枯竭。時下本為冬季枯水期,但記者在現場看到,池中的清水還豐盈潤澤。流連徜徉在豬腳豬肚池古園林美景,感覺她好似深藏閨中、氣質高雅的大家閨秀,同時更似一位恬靜秀麗的小家碧玉,著實惹人喜愛。(記者 林紅霞)
3位古代名人背景資料:
宋萬略,字啟雄,號沖虛,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考中舉人第三名,官授湖州府同知;
宋光瀾,字孚斯,號倚石,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進士,官授江陰知縣,后升戶部主事,任山東按察副吏;
陳俊(?—1488),舉鄉試第一,正統十三年進士,曾任明朝兵部尚書,改吏部加太子少保,謚康懿。

游覽古園林,漸入佳景

池上有個古涵洞;古代小姐們游逛累了,是否曾在這“美人靠”上休憩?

亭前一條細長的泉水流,兩旁芳草萋萋,狀如豬腳

具有明代建筑風格的古園林大門坦
![]() |
責任編輯: 陶武 |
- 2009-12-01千年古橋被淹16載
- 2009-11-30寄情土樓寫華章——永定縣打造生態旅游重鎮側記
- 2009-11-26南安水頭鎮擬建 鄭成功文化公園
- 2009-11-26泉州歷史街巷將恢復石材路面
- 2009-11-25閩侯發現福建宋代“井王”古井直徑達3.1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