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坑鎮,素有“土樓之鄉”的美譽。如今,到過這里的人,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土樓景美如畫,客家民俗風情吸人眼球,二級旅游觀光公路正在建設,洪坑景區配套設施及景觀工程建設緊鑼密鼓地進行,南溪“土樓溝”景區在規劃實施中……旅游,正在湖坑散發出迷人的魅力,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生態旅
游重鎮正在崛起。
彰顯特色確立發展“風向標”
湖坑文化底蘊深厚,現有土樓1556座,其中圓樓83座。這些土樓,大多建于明清時期,有五鳳樓、府第式方樓、方形樓、走馬樓、五角樓、八角樓、紗帽樓、圓樓、半月形樓、一字形樓等數十種。有“世界文化遺產”洪坑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洪坑土樓群還被評為國家AAAA景區、“福建省最美麗鄉村”。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等3座土樓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振福樓、衍香樓、環極樓等3座土樓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客家土樓加客家人文,為我們發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湖坑鎮黨委書記吳南祥說,“建設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生態型旅游重鎮,努力打造成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將是我們今后的工作著力點。”據了解,湖坑還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歲時節慶、婚喪活動、宗教信仰、宗法觀念、穿著飲食等,處處展示了古樸的民風。而讓人印象最深的是,每3年一屆在重陽節后(農歷九月十一至十六)舉行的李氏“作大福”民間盛會。1998年,湖坑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高點定位盤活“旅游大盤”
在旅游規劃中,湖鎮十分重視文化的力量,提出搞好旅游資源整合,在保護好現有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掘整理客家文化資源,提升景區景點的文化品位,實現歷史與自然“牽手”,文化和旅游“聯姻”。,
洪坑民俗文化村,將以洪坑土樓群為景區核心,向洪坑土樓群南部區域和東部區域拓展,將景區游覽面積擴大為200公頃,形成景區入口服務區、洪坑土樓觀光區、客家風情園區、客家市井商業區等4大片區,薈萃客家民居建筑、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鄉村景觀于一體的大型客家文化游覽區。
南溪“土樓溝”景區,將采用“核心景區帶動沿線旅游發展”的模式進行開發。集鄉村體驗、民俗狂歡、生態觀光和登高體驗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成為福建土樓中最具參與性的土樓觀光休閑體驗旅游區。
![]() |
責任編輯: 陶武 |
- 2009-11-26南安水頭鎮擬建 鄭成功文化公園
- 2009-11-26泉州歷史街巷將恢復石材路面
- 2009-11-25閩侯發現福建宋代“井王”古井直徑達3.13米
- 2009-11-18一方明代村界碑刻今猶在 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 2009-11-17武平開工建設海西中山百家姓文化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