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歷史街巷將恢復石材路面15條古街巷被納入保護范圍,其中西街將保持現狀路面
http://www.caoliu14.com?2009-11-26 16:33?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現狀
古街巷新舊建筑混雜
老街巷是泉州老城區的肌理。泉州老城區街巷由于歷史的局限,道路狹窄,寬度只有3-4米不等。如此狹窄的道路,在老城區人口日益增加的情況下,不僅完全適應不了通行的需要,而且無法進行一些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如自來水、電力、燃氣、通訊、污水等管道的鋪設和配套,消防工作也受到嚴重影響。
同時,由于大部分傳統民居產權屬私人所有,疏于保護,缺乏管理,加之年久失修,很多古民居破舊不堪,成為危房,且呈有增無減態勢。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泉州臺風多、暴雨多,老城區排污能力弱,經常連片被淹。
據相關人士介紹,大部分傳統民居位于深巷里頭,周邊配套的基礎設施及衛生環境都比較差。一些古民居周邊毫無規劃的建有現代化外觀的公廁及停車棚等公用設施,而有的街巷在傳統民居周圍建起了多層現代樓房,兩者之間既無保護隔離區,也無過渡區,結果產生了“新舊對立、新舊包圍”的不和諧景觀,使傳統民居的整體風貌難以延續。
對策
15條街巷被納入保護范圍
此次納入保護范圍的15條歷史街巷,包括西街、裴巷、花巷、玉犀巷、金魚巷、新路埕、新府口巷、后巷、鎮撫巷、敷仁巷、承天巷、西邊巷、桂壇巷、義全后街、馬坂巷。
規劃中不僅明確了15條街巷的保護范圍,還提出確定為歷史街巷的應保持街巷傳統歷史原貌,除西街外,都應保持傳統路面形式,已改變原石材路面形式的應恢復傳統的石材路面。除此之外,這15條街巷還將維持街巷原有線形和寬度,街巷寬4米以下,兩側建筑應控制一層,高度4米,街巷環境設施與傳統歷史風貌協調統一,嚴格保護街巷內的歷史環境要素。
![]() |
責任編輯: 陶武 |
相關新聞
- 2009-11-26泉州臺商投資區三大功能區確定 主干道明3月動工
- 2009-11-25泉州舉辦第六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2009-11-23泉州電業局:破解"熟人經濟" 提升服務水平
- 2009-11-20泉州將建設78座公廁 緩解城市“內急”
- 2009-11-19海西電子信息產業育成基地泉州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