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偉,福建高速集團南平管理分公司一名普通的養護工程師,從事高速公路建設與運營養護管理28年。他28年如一日,始終行走在高速公路養護工作第一線,修路面,爬邊坡,救水毀,抗冰災,他默默無聞,如同“鋪路石”一樣——獻身大道跨長空,烈日冰霜伴夏冬。他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了最偉大的平凡。
央視點贊,危情時刻“火線”救援
偉大出自平凡,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2019年上半年國內安全生產事故頻發,3月21日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3月22日湖南發生客車著火重大事故,均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而2019年4月3日下午18時,一輛滿載易燃物資的廂式貨車駛入建甌征管所(浦南高速),車廂外火勢彌漫,而駕駛員茫然不覺,依舊向車道駛去。而距離他5米是收費站,10米是收費所,500米有一個加油站、汽車站、一所九年制學校,1公里有兩個生活小區,此時正值下班高峰期,車流混雜,人流擁擠,現場危情一觸即發……此刻,李云偉火線馳援。
該事件發生后得到了中央電視臺和社會各界媒體的正面關注和報道,先后被中央電視臺《第一時間》、吉林衛視《新聞早報》、福建綜合頻道《午間新時空》、福建新聞頻道《第一現場》、南平電視臺《今晚九點半》、建甌電視臺《建甌新聞》等各級電視媒體報道先后報道并點贊。
火場逆行,“鋪路石”最美轉身
我們崇尚英雄,正因為他們敢于逆行。
當“火車”駛入車道,現場危情導火索即將被點燃,爆燃陰云即將籠罩。但細心當班收費人員卻在職業習慣下發現了苗頭,飛速沖上安全島,迅速截停了車輛,迅速清理現場,引導車輛迅速退出收費車道,將車輛隔離到較為空曠的內廣場處。同時報告監控,大聲呼救,向消防119報警。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一場與火神的決斗拉開了序幕
此時現場火勢已經基本失控,火苗已經從車廂躥起一米來高,駕駛員茫然不知所措,一邊呼喊,一邊往外圍躲避,現場更是一片混亂。而恰逢李云偉正好在建甌段開展雨季前高速公路邊坡橋涵徒步大檢查,一天下來步行超過10余公里,此刻正準備休息,一聽到救火的呼叫后,他毅然飛快的沖入現場。
擁有多年養護經驗他,非常冷靜一邊安排現場人員進行車道布控和現場疏散,一邊詳細向駕駛員詢問起火的貨物種類。駕駛員一邊顫抖著,一邊結結巴巴的說里面運載是茶葉(大約2噸)和木制茶具,均為易燃物資。得悉這一情況后,他迅速做出判斷,火情非常危險,火勢非常迅速,但火勢必須就地、快速、及時的得到控制。
“茶葉著火用水滅就可以了……那里可以有水……等消防大隊可能就來不及了……對,調用灑水車。”危機時刻,李云偉根據多年的養護經驗,迅速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滅火方案。他一邊安排人員,一邊大聲呼喊就近的建甌養護站迅速調動灑水車來滅火。灑水車屬于重型機械,出動需要充氣5-10分鐘方可以發動。在此期間他迅速指揮現場人員用滅火器進行滅火,但是由于車廂比較封閉,滅火器粉末很難噴射達到火焰底部,現場用掉20多個滅火器,火勢仍未得到控制,甚至還有愈燃愈烈之勢,火勢已經從車廂蔓延向了車頭,距離貨車油箱也近在咫尺,一旦引燃,或將出現爆燃現象,場面將無法控制,現場救火人員也有性命之虞。
而幸好此時,充好氣的灑水車趕到了現場,李云偉指揮水車到達現場,調整好角度迅速用高壓水槍朝著車頭的火勢一頓猛噴,高壓水槍迅速將蔓延的火勢壓回了車廂,現場的人員終于松了一口氣。
有了高壓水槍的壓制,蔓延的火勢得到遏制。李云偉迅速調整了戰略,要求灑水車駛向車廂尾部控制明火。但是由于車廂尾部沒有打開,水槍的無法噴灑到車廂內部。李云偉冒著被燒傷的危險,找來一根撬棍用力撬開了車廂尾門,指揮養護人員迅速朝著車廂噴淋,迅速將明火控制住了,隨后消防大隊來到現場,用專業工具撬開車廂邊門,用防火器具將燃燒的茶葉、茶具拖離了車廂,用高壓水槍進行了徹底的撲滅。
做一顆鋪路的石子,在公路續寫人生
“我沒做什么,只是我恰好在那里。”他在事后說。但是了解他的人總是說,他一直都是如此。
李云偉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對工作極度負責。91年參加工作以來,從事公路養護工作28年來,他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工作從不叫苦叫累,從事普通公路養護工作時,他先后參加了先行工程,國道205、316改擴建施工任務,2004年,他從公路局調到市高指從事高速公路建設,在項目掃尾攻堅階段,他和項目組一呆就是幾個月,當時,在距通車前3個月,原項目組駕駛員調到運營管理收費崗位,他主動承擔起駕駛員的工作職責,一邊抓項目進度,質量、安全工作,一邊還有開車,跑工地、跑現場,身兼數職。
2008年,他從建設崗位轉到運營養護崗位,但他沒人忘記自已是一個工程人員的本份,工作中終是積極主動的做好各項工作,各項每次檢查橋梁,爬高邊坡、調查水毀抗冰除雪保通應急搶險等等,他總是走在前頭,身先士卒,他所在養護中心管養的700Km公路都留下的他的足跡,總是能在每年的全省高速公路檢查評比中名列前茅。
2010年,南平轄區內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災,恰逢他在二期拓寬項目建設,當時,洪水從河道溢流洪水夾帶大礫石沖入上村隧道,他在知道險情后他就二話沒說帶工人進入隧道進行搶險工作,整整兩天,直到車輛放行。2016年4月處置建甌弓魚互通區路面局部沉降險情、2017年處置建甌楊柏洋隧道危化品泄漏突發事件。
所謂的“恰好”從來不是偶然的。多年來,他的工作、他的為人處世得到了單位領導和同志們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也得到了人民群眾的信任。他仍然奮勇向前,仍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默默地為公路事業耕耘。“做一顆鋪路的石子,用公路續寫人生”是他的座右銘。
二十八年來,他用足跡踏遍了700公里高速邊坡橋梁;二十八年來,他用行動譜寫“鋪路石”的堅韌和奉獻;危化品泄露,他處置得當,化一場危機為無形;烈火當前,他沉著冷靜,演繹了一場灑水車“秒變”消防的跨界作戰;他是我們身邊普通人,他是我們身邊的見義勇為、奮勇前進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