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掩映下的壽山鄉白玉村
綠色屏南、山水如畫,縣域152個村莊如明珠般散落在崇山峻嶺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農村生態美起來、環境亮起來,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實踐,也是推動鄉村振興,順應廣大群眾過上美好生活期待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屏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扎實推進“一革命四行動”(“廁所革命”、農村垃圾治理行動、農村污水治理行動、農房整治行動、村容村貌提升行動),同時注重傳統村落保護,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一幅幅秀美的鄉村新圖景徐徐展開。
歡慶豐收
“改”出文明新風尚
盛夏時節,草木欣然。驅車行駛在平坦寬闊的屏南縣鄉村道路上,只見山清水秀、山花燦爛,昔日路邊“兩塊板、一個坑”的簡易“草寮廁所”都已消失不見。
來到黛溪鎮恩洋村,走到村口公園,映入眼簾的是一方荷花池,荷花嬌嫩欲滴、生機勃勃。公園雖小,但在藍天白云和四周郁郁蔥蔥的樹木映襯下,顯得和諧而清麗,令人留連忘返。
“以前的旱廁,蛆蠅孳生臭氣熏天,造成環境污染,也影響村民身體健康。”村主任張林德指著眼前的一塊空地說,“這里過去蓋的全是‘草寮廁所’,一到雨天,道路泥濘,老人一不小心就摔倒爬不起來了!”
自2016年下半年,屏南縣將恩洋村列為旱廁改造試點后,全村有98戶村民申報。四個月后,村民家里的旱廁全部完成改造。
村民韋寶珠還把廁所建在院內廂房里,裝修簡潔大方,抽水馬桶、熱水器、淋浴房、洗臉臺、洗衣機等設備齊全。“除了政府給2000元補貼外,我改造裝修這個衛生間花了1萬元呢。”她樂呵呵地說,“非常值得,現在我家的衛生間不比城里的差,尤其是家里來了客人,有這樣衛生間方便多了。”
抓好小廁所,服務大民生。屏南縣高度重視“廁所革命”,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長為第一副組長的農村改廁改水工作領導小組,縣發改委、財政、住建、環保、水利等部門及各鄉鎮為成員單位,形成以鄉鎮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村主干具體抓的工作責任模式,村干部帶頭申報,同時發動群眾積極參與。
在資金落實上,屏南縣專門制定了《關于推進農村廁所改造及污水處理專項行動實施辦法》, 在市財政部門支持每個試點村20萬元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屏南縣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按時完成任務的試點村再給予10萬元獎勵。同時,縣紀委嚴格監督改廁資金的落實,嚴肅查處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等違紀違法行為。
在技術指導上,縣住建局選派技術力量深入到掛點鄉鎮開展技術幫扶,因地制宜指導改廁治污,督促各鄉(鎮)加快改廁改水進度,確保順利完成改廁改水任務。
三分建七分管。屏南還將改廁工作與污水治理、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結合起來,一并列入鄉(鎮)績效考評。同時,全縣各鄉(鎮)、村實施環衛保潔市場化運作模式,有效地改善城鄉宜居環境。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改廁14704戶,全縣152個村已全面完成改廁任務,率先完成年度改廁任務;152個村完成污水治理,占年度任務100%;新增污水管網259.97公里;累計下撥農村改廁改水補助資金7620萬元。如今的屏南,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