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三橋,男,1964年8月,中國農業銀行武平縣支行綜合管理部科員。36年來,他默默無聞,心中懷揣著“獻出一滴血,救他人之命”的美好希望,無償獻血13000多毫升,用熱血書寫人生大愛,用愛心托起他人生命的希望。
軍旅生涯:感受獻血快樂
對于石三橋來說,第一次獻血的經歷難忘而又寶貴。談到第一次獻血時,石三橋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臉上透出一絲靦腆。
1983年冬天,石三橋新兵訓練剛剛結束,興致勃勃地穿上軍裝,戴上軍帽,內心難以抑制激動的喜悅。突然一陣急促的哨聲響起“緊急集合!”當戰士們整齊地排好隊伍后,部隊首長對新戰士鏗鏘有力地命令: “同志們,剛才接到緊急通報,地方出現特殊情況,血液告急,需要部隊支持。上級命令我們立刻行動,用我們的血液挽救更多人民群眾的生命!我命令,全連除值班人員和自衛哨兵,其他人員上車向醫院進發!”
36年過去了,石三橋對自己第一次光榮獻血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部隊首長剛勁而又充滿磁性的話語仍然縈繞在耳邊。石三橋說:“雖然當時對獻血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但想到我的血可以救其他人的生命,我覺得很有意義。那種自豪感前所未有!”從此,他義無反顧地走上義務獻血之路,一發不可收拾。每年兩次獻血,成了他的人生規律,在危急時刻,只要部隊有應急獻血,他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令人遺憾的是,因當時獻血制度不健全,并無單位記載他的獻血記錄和向他頒發獻血證書,但他想到自己獻出的一袋鮮血也許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感到由衷的欣慰。
由于石三橋在部隊服役期間吃苦耐勞,刻苦訓練,服從命令,樂于奉獻,見義勇為,很快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多次受到上級嘉獎。
轉業地方:無償獻血從未中斷
1997年5月,石三橋從空軍部隊轉業至中國農業銀行武平縣支行。
脫了軍裝的石三橋,封存了部隊的榮譽,但他依然銘記黨和部隊教育,成了一名獻血志愿者。他用一腔熱血堅持奉獻,依然保持每年兩次獻血,從最初的每次200 ml到現在的每次400 ml,二十多年來,從未間斷,加上部隊期間一些義務獻血、應急獻血,累計獻血超過13000ml。
一疊疊《獻血證》,無聲地記錄著他的愛心奉獻。我們暫且不去細究他救了誰,單就這個數字就足矣震撼我們。我們按救一個人需要800ml血液計算,那么到目前為止石三橋已經救了17個人,他的愛延續了17條生命。他的血液不僅流淌出了自己的精彩生活,也裝點出了別人的美好未來!獻血屋的工作人員說:“三橋大哥是武平獻血屋的‘??汀?,自規范記錄以來,按照新的獻血法統計,他的獻血次數達42次?!?/p>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石三橋性格開朗,熱心助人,形成了規律性、習慣性和數量性的獻血軌跡,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沒有獨善其身,而是積極鼓勵身邊的人一起去獻血,成了一名無償獻血的義務宣傳員。
1997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正式頒布實施,然而許多人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不敢參加獻血,覺得血液是身體里流淌的很重要的東西,彌足珍貴,不能輕易獻出去,還擔心獻血會影響自己的健康。石三橋現身說法,向人們宣傳獻血的益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獻血的行列,使涓涓細流的愛心匯聚成汪洋愛海。在他的宣傳教育下,許多同事、朋友、親人紛紛參加無償獻血活動。
2008年,汶川發生大地震,許多醫院血庫一度告急。全國各地群眾獻血熱情高漲,紛紛要求為災區人民奉獻愛心。石三橋不僅向災區捐款、捐物,還積極聯系志愿者一起向紅十字會獻血,用熱血為災區人民獻上一份特殊的禮物。農行領導得知石三橋獻血后,給予慰問并提出讓他休息一天,但三橋覺得獻血是一件小事,已經習以為常,婉言謝絕領導的好意。
為了向血庫提供優質的血液,石三橋要求自己必須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早睡早起,堅持鍛煉身體,不抽煙,飲食清淡,盡量不喝酒。
一天傍晚,石三橋正與幾位球友打籃球,強壯而矯健的身體在球場上行云流水。在休息的間隙,突然一位50來歲的“大叔”稱贊石三橋:“小伙子,你的球技真棒!”石三橋撲哧一笑說:“兄弟,我們的年齡應該不相上下!”在場的人員都驚詫地看著石三橋,他健康的肌膚,旺盛的精力,看上去只有30來歲。在好友的證明下,眼前這位帥氣的“小伙子”確實是50來歲了。此時,石三橋說出他的養生“秘訣”:堅持鍛煉+定期獻血。他向球友們普及獻血知識:獻血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癥,促進人的新陳代謝,使人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精力充沛。石三橋又一次現身說法,讓球友們恍然大悟,紛紛加入獻血隊伍。
正是由于像石三橋這樣的獻血志愿者長期宣傳,許多市民逐步走出了獻血的誤區。2016年8月,武平高新園區的福建坤孚股份有限公司雜物間發生鎂爆燃,6名燒傷患者醫療臨床急需用血,武平縣紅十字會、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聯合龍巖市中心血站號召市民無償獻血,許多市民在獻血車前排起長龍。正在出差在外的石三橋急在心里,因為此時他距離上次獻血剛好達六個月,符合獻血時間要求。第二天辦完公務,他急忙驅車回到武平,稍作休息就來到獻血車前排起長長的隊伍……
從1997年至今,石三橋在農行走過了22個春秋,他多次被評為系統內“優秀共產黨員”“工作先進個人”。面對榮譽,他沒有豪言壯語,只求在平凡的崗位上有收獲和快樂,感受著人生的幸福。
展望未來:將獻血進行到底
石三橋用平凡的事跡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轉業軍人、無償獻血志愿者的寬闊胸襟和高尚情操。
如今,每隔一段時間,他會收到龍巖市中心血站短信:“尊敬的石三橋先生,您好!您的血液經檢測合格,血型為O型,即將用于傷病員的救治。感謝您的愛心奉獻!”每次收到這樣的短信,石三橋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血液仿佛正在需要幫助的人身體中緩緩流淌,為生命帶去希望……
血站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石三橋最近一次獻血是在2019年5月15日,也就是世界獻血日前夕,根據獻血記錄,到7月份就可以獲得獻血金獎了!”但石三橋表示,獻血不是為了榮譽,只要他的身體允許,血液合格,就會一直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