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高潤
二月與各區聯辦春節、元宵等“我們的節日”文化活動,三月推動志愿服務縱深發展,四月啟動“文明有禮廈門人”市民公共文明行為示范月……新年伊始,廈門市委文明辦已列出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逐項推進落實。
“文明創建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我們必須早謀劃、快行動。”日前在接受廈門日報記者專訪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陳高潤表示:要著眼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創新創優,持續打造更高水平的文明廈門,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
關鍵詞:守正創新
“守正,要求我們持續鞏固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經驗做法。創新,要求我們抓好理念、機制、手段等方面的創新,推動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陳高潤特別強調了“守正創新”。
他表示,今年市委文明辦將通過運用社會文明信息管理系統等多項新舉措,進一步拓展文明創建的覆蓋面和參與度,特別是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這既是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也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之舉、創新之舉。
據透露,去年海滄區已被確定為省級試點。今年我市島外其他三個區也將各選一個鎮街及兩三個村委會作為市級試點。文明實踐中心將以志愿服務的形式,宣講黨的最新理論政策,倡導文明新風,傳承傳統文化,推動農村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全市的社區書院也將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互融合,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均衡發展。
關鍵詞:提質增效
作為老牌“全國文明城市”,廈門有許多可圈可點的經驗做法。但新時代有新期許,新任務有新挑戰,新一年的文明創建需要提質增效。
陳高潤舉我市的文明交通為例,早期的車廂文明,倡導的是文明排隊上車,后來陸續推行“無飲食車廂”“輕語車廂”;前年開展的“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成為我市文明風景線后,去年進行了升級,進一步倡導行人不當“低頭族”、文明過馬路,與機動車禮讓行人形成良性互動。文明創建的過程要“大張旗鼓、廣泛發動”,而結果則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陳高潤認為,“文明建設要見人見事見精神,推動文明從行為向理念轉變,從理念向文化轉化,文明廈門要讓人如沐春風。”
關鍵詞:激發活力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文明創建的奮斗目標,文明體現在市民的一言一行,城市的大街小巷。陳高潤強調,要以干部的責任感換來群眾的獲得感,要持續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不斷激發各類創建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創建涉及面廣,具有示范引領效應。今年,一方面要落實對各級文明單位的動態管理措施,實施任務清單、問題清單、落實清單等“三項清單”,讓各級文明單位明確職責、整改問題、提升實效。另一方面,要通過優化管理辦法、完善考核制度、精簡檢查考評,讓文明單位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解決群眾關注的實事難事。
志愿服務方面,我市目前已有66萬名注冊志愿者。今年,要在為志愿者購買保險等保障措施的基礎上,推動出臺更多志愿服務嘉許禮遇政策,讓廣大志愿者切身感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和禮遇,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參與服務社會,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氛圍,讓文明奉獻友愛薪火相傳。
【新年寄語】
文明讓市民生活更美好。我們要從小事小處做起,抓具體、抓載體、抓落實,讓文明成為城市最亮麗的精神底色,讓市民舉目可見、觸手可及,成為像新鮮空氣一樣日用而不覺的“公共物品”。(廈門日報記者廖慧娟 衛琳)